本报记者 李悦悦
岁月年轮,十年一记;泱泱彭城,已然巨变。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徐州——项目建设现场,吊机轰鸣,火光四溅,产业“心脏”有力跳动着;广袤的原野中,麦穗饱满,麦田金黄,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户脸上;大街小巷里,烟火升腾,彩灯斑斓,“城市脉搏”清晰可见……
这是一个充满韧劲的徐州——面临宏观形势波动、疫情冲击等影响,徐州克难前行,推动经济承压向好。
GDP突破8000亿元大关、夏粮总产再创新高、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荣获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一个个成绩、一组组数据,映射出江苏徐州这十年破浪前行的无畏征途。
关键字:新
破旧立新增动能
在徐工集团挖掘机械事业部的三号智能制造车间,自动焊接机器人、智能化柔性焊接线、智能化轮挖装配专线……仅仅8分钟,一台小型挖掘机在此诞生。放在过去很难想象得到,工程机械这种大家伙的生产也如此“轻松”。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十年,徐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走新道路——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五大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近年来,徐州积极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全市18家钢铁企业整合形成3家企业,11家独立焦化厂整合为3家综合焦化企业,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燃煤电厂减少至15家、减少燃煤装机容量75.9万千瓦,化工企业降至70家。在这样的“腾笼换鸟”之下,徐州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1645.0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783.94亿元。
育新质态——
十年产业转型,徐州的蜕变不止于此。近年来,徐州全力构建“6+4+N”现代工业新体系,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新产业培育。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2年的33.8%增加至2021年的47.1%;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10.6%增加为2021年的57%。 金发循环高分子材料项目、温德水性超纤项目……光伏、新能源汽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链……一个个大项目、一条条产业链的落地构建,推动徐州产业层次向中高端不断迈进。
换新格局——
瞄准徐州产业定位,徐州围绕"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不断发力,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批各具特色、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在此形成,为产业提质增效聚新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见证着徐州前行的印记:这十年,徐州的产业主导格局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跃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1:47.8:41.1调整为2021年的9.2:41.6:49.3,基本形成了农业保障有力、工业生产能力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老工业基地实现凤凰涅槃、华丽转身,并跻身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关键字:进
城市能级稳提升
“徐州的医疗水平高,加上距离近,需要就医的话我们就直接开车去徐州,交通也方便得很,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家住安徽省萧县的赵女士感慨说,“这些年,徐州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亲戚朋友都选择到徐州定居。”
徐州地处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美誉,这也赋予了徐州更大的区位优势和更多的发展重担。2017年,徐州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聚焦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目标,这十年,徐州强基础、增功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展地盘愈发厚实。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徐州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逐步迈入“畅达全国、通达全球”的新阶段,内通外达、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完善。十年间,徐连客专全线开通运营,郑徐、徐宿淮盐、徐连高铁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2、3号线组网运营,市区三环快速路实现闭环,“米字形”高速铁路已开通6个方向,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徐州的城市画卷,“更新”之美尽显。“城市会客厅”——彭城广场重新开放,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文庙街区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德基广场等新地标的建设……历史与现代对话,文化与旅游结合,徐州市中心商圈的新版图正徐徐展开,区域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文化风貌将成为徐州的“金名片”,铸就新的城市竞争力。
纵览淮海经济区,作为“中心城市”,徐州的底气越来越足。看教育,徐州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末,徐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458所,在校学生222.47万人,教育基建投资不断加大,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看医疗,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80个,三级医院数量达24家,其中三甲医院12家。医疗设施日益完善,健康事业持续推进;看体育,建体育场馆、游泳馆、晨晚练健身站点,全民健身深入人心……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的基石,成为徐州发展的新优势。2021年,外省来徐就业办理录用备案人数5.30万人,增长73.6%,不断增强吸引力、带动力、辐射力正逐渐让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变“地位”。
关键字:绿
一朝“煤城”变“绿城”
一场秋雨,稍稍削减了三伏天的炙热,傍晚的金龙湖宕口公园游人三三两两,或拾梯而上,或环山跑步,入耳皆是流水潺潺、入目皆是绿茵如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乱石滩,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资源”,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的逆袭之路,可谓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
近年来,徐州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再造,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徐州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出台《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徐州市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26.64万亩,治理率为62.9%。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顺利收官,全市共完成项目104个,完成投资118.3亿元,投资完成率101%。2021年,徐州林木覆盖率为31.23%,森林覆盖率达到27.15%。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5个,新增保护湿地面积7.7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84个。潘安湖湿地公园、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云龙湖风景区、故黄河风光带……一大批景点和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的绿色地标。
除了城市绿化成效的提升,徐州因地制宜,打造山水城市架构,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1年,徐州全年26项园林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完成工程投资15.22亿元,工程建设总面积415万平方米。作为园林城建重点工程之一,“口袋公园”让徐州迈出了生态发展的新步伐。
泉山区创新“园林+”思路打造口袋公园、邳州市桃花岛公园“公园+”应用实践、邳州市乡土树种应用、新沂市城市水环滨水生态空间……一个个散落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小口袋”装载着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从“灰”变“绿”,徐州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大气治理、水环境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本质安全持续发力,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率先制定《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条例》、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绿意正逐渐成为徐州盎然的底色。
“十三五”时期,徐州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市区PM2.5浓度50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降低1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61天,较2017年增加54天。2021年,徐州生态底色越筑越牢,空气质量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双第一”。
徐州的“绿”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2015年,徐州以总分第一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城市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向全球发布生态修复“徐州标准”,入围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无废城市”试点;今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滴水入海,万众同频。这一点一滴的变化,凝聚为徐州奋楫笃行的不竭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徐州加速书写着新篇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关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徐州迎着挑战的风浪、立于发展的风口,勇于“挑重担、扛重责”是徐州的坚定回答,也将为徐州“把舵定航”,锚定目标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