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题:人气回暖 年味渐浓——北京城满怀希望迎接新年
新华社记者马欣然、李德欣、罗鑫
元旦前夕,北京最负盛名的传统商圈之一,西单商业区,张灯结彩,人来人往。
“现在没有空位了,您可以打电话提前约。”商业区内一家美容美甲店店员告诉记者,这几天,50多平米的店铺每日客流近百人,目前预约单已经排到了新年假期后。
位于北京南城的陶然亭公园本周拉开冰雪嘉年华大幕,记者29日在现场看到,许多北京市民带着孩子穿梭在乐园区,冰车、冰滑梯、雪地摩托等项目场地很是热闹。
12月28日,家长和孩子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玩雪。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个月,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在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的背景下,中国因时因势出台一系列措施,主动优化疫情防控工作,将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加强统筹衔接,以顺利渡过流行期。
几周来,北京市出现奥密克戎疫情流行,感染人数较多,政府部门努力调配全市医疗资源,全力以赴开展患者尤其老年重症的救治。随着感染后康复者日众,北京的生产生活逐渐有序恢复正常。
近日,北京部分路段在早晚高峰时重现拥堵景象。家住石景山区的尚女士深有体会,“一个月前,我开车去丰台上班只要半小时,这个周一上班开了1个多小时。”
“工作日早高峰运力已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公司调整了多条地铁线路的行车间隔,最小行车间隔仅为2分钟,同时做好了加开临客的准备。
提供紧急生产供应的各色生产随行票据插满了生产线,活塞杆、缸筒、端盖等气动元件“开足马力”生产……记者近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SMC(中国)有限公司二工厂,看到的是紧急生产赶订单的景象。
“我们采用网格化人员管理、提供集体宿舍等方式,产能大幅提升。今年SMC中国的营业收入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SM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清海说,他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充满期待。
这些天,朝阳区广渠路的百康药房大郊亭店副店长李晓蓉十分忙碌,“我们加大了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货量,目前店内物资储备供应充足。”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厚廷说,随着新一轮医药物资产能和采购量的提升,个别药品短缺的状况将呈现好转。
为进一步缓解就诊压力、方便患者就医,近段时间,北京多地将方舱医院、体育馆、核酸采样点等场所改造成临时发热诊疗点,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不用慌,止咳的、退烧的药都能开,还能走医保。”在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就诊过的居民廖先生说,到这里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
熟悉的“烟火气”在餐饮业逐渐回归。腊月里,在寒冷的冬日涮上一锅,是众多北京人的最爱。
这几天的傍晚,记者骑车经过西城区一家颇有名气的火锅店时,都见到戴着口罩的食客们在寒风中排着队,翘首以盼。
“这家店下午4点半开门,我和朋友5点到,前面就有60多桌等叫了。”正在排队的郑小姐说,虽然队伍比较长,但大家都乐意等。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12月19日至26日,北京地区到店餐饮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218%,环球度假区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20%,KTV订单量环比增长281%。
12月30日,在北京年货节启动活动的年货市集区,顾客在购买年货商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记者从华北空管局获悉,近日华北区域旅客乘机出行需求日趋旺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航班量呈现阶梯式上涨趋势,预计两机场航班日架次将于近期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70%。
年末岁尾,各类食品、医药、家电货量持续攀升,物流压力走高。北京市多家快递公司采取临时招聘、外地调配等方式加速补充运力。
顺丰北京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区六大中转场以及近400个网点已经全部正常运行,人员上岗率超过九成。京东物流北京地区负责人马伟说:“目前快递物流已恢复到常态化运营水平,物流时效已基本恢复。”
29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受到市民欢迎。与此同时,北京多区开始提供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专家建议,大家既要接种新冠疫苗,也要坚持接种“社会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相关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过了腊八就是年”,30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也是新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北京交通部门说,全市当天晚高峰提前到来,傍晚甚至出现严重拥堵,晚间主要餐饮、娱乐、商圈周边客流量大。
元旦假期北京天气宜出行。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动物园室内场馆及众多博物馆纷纷宣布恢复开放,满足市民假日需求。(参与采写:赵旭、郭宇靖、陈旭、侠克、马晓冬)
(编辑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