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视频 彭俊):“它是电视剧《山海情》中闽宁协作模式的扩大版。在红寺堡集中安置更多贫困群众,彻底改善大家的生活面貌。”在去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从黄土地走到人民大会堂的故事。今年是她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履职的第六年。
1980年,马慧娟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华兴村一个名叫黑眼湾的小山村出生。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上的西海固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
大山将黑眼湾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过去外面的人总说我们那里的人懒,我们自己也觉得是这样”。但直到20岁那年生活出现了转机,走出大山的马慧娟才意识到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剥夺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2000年开始,黑眼湾全村20多户陆续搬迁到红寺堡区。到红寺堡后,马慧娟一边务农一边打工,但一直没停下读书和写作。
身处在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写作是马慧娟心中的绿洲。2008年她花500块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干农活间隙,她坐在田间地头写;做完家务、喂完牛羊,她坐在自家的屋檐下写;有时,她夜里趴在炕头上写。
只有初中学历的马慧娟,在十年间摁坏了13部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记录农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和农民在黄土地上的奋斗故事,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拇指作家”。如今马慧娟已正式出版了5本书。
在红寺堡,除了马慧娟,还有许多令人触动的女性力量,“攒劲妈妈”李耀梅、“滩羊妈妈”寇启芳、“电商达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奋斗着,但都有一股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马慧娟说,在宁夏如果夸一个人出色就会说他“攒劲”,在红寺堡其实一直都有一种“攒劲”的女性力量。在她看来,是国家的移民搬迁政策、国家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共同造就了这一现象。
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些女性过去都经历过生活的苦难,都有股子不屈服的劲儿,始终在向命运发出挑战。“明明就是命运不停地在把她们朝深渊里拉,但是她们一次一次地用自己的双手,用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向天空看、向天空走。”
2018年,马慧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马慧娟提出的建议也始终围绕着红寺堡区的发展。
今年两会,她提出要加强移民文化保护,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创建为全国移民文化基地的建议。马慧娟说移民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宁夏的移民文化就是一部移民开发建设和民族迁徙史。
不同于过去,新时代的移民是为了改变山大沟深、自然资源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彻底解决贫困的一种模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在红寺堡兴建了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水上扬了 305.8米,开发出更多的土地,集中安置了23万移民,把红寺堡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这项工程使移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0年开始,宁夏共计移民123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