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苏州:打造红色共享阵地 形成区域性基层治理平台

最近,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的“温情共治 红韵共享”共享小屋启用,两大服务清单让家门口的暖心服务再升级。“家门口的这个共享小屋里既可以置换闲置物品,又能一起讨论民生小事。”大龙新村居民张萍对小屋期待已久。

今年以来,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紧扣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基层联系点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通过打造红色共享阵地,形成区域性基层治理平台。



“共享+”闲置资源

共享小屋释放治理能量

位于大龙新村的“温情共治 红韵共享”共享小屋,由闲置的物业用房改造,装饰一新的小屋内,配备了充电宝、梯子、轮椅、拐杖等多种便民工具和百余册书籍。

“去年以来,吴门桥街道着手打造共享小屋,共享小屋集合了小区党群服务站、海棠民情站、民情议事厅、三方互动联席会议室、社区服务下沉站点、居民共享公益会客厅等服务功能,涵盖小区院落治理、党群服务、志愿服务、居民议事、文化活动、邻里互助等多方面内容,基本能够覆盖所有人群,满足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议事需求,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种子在小屋里自由生长。”吴门桥街道组织人事局局长丁艳玲表示。

为让小屋释放最大能量,居民自发成立“小屋主理人”先锋服务队,安排队员义务轮流值班,做到“您来,我服务”,并公布共享服务清单和个性服务清单,让居民心中有数。

“对这间房屋的功能用途,社区党组织广泛征集了海棠先锋和居民代表意见,通过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的资金支持,共同把这间闲置用房打造成了‘红色共享小屋’。以‘红色共享’为基层治理赋能。”大龙社区党委书记姚淑怡说。

“共享+”服务项目

共享驿站实现友好互动

昨天中午,在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吴门齐心服务驿站,几位快递小哥正在这里歇脚。这是该街道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全新打造的服务阵地,站内设置便民百宝格、小哥歇歇角、活动精选栏等载体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温暖港湾。

在位于吴门桥街道的美地PARK产业园,一座吴门齐心服务驿站竖立街边。驿站配备饮水机、充电宝、图书架、桌椅、常用药品等设施设备和用品,提供免费饮水、充电、阅读等服务,让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以及其他户外劳动者有一个临时休憩歇脚的地方。“过去只能将车停在路边阴凉处休息一会,遇到恶劣天气就在店铺门口躲避,如今有了驿站,再不用担心日晒雨淋。”正在站点休息的外卖小哥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依托辖区产业园、星级楼宇、活力街区等载体的人流优势,吴门桥街道已打造“好友趣”共享驿站12处,在实现企业、市民、新就业群体友好互动的同时,聚焦“用工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社保养老+调解维权”五大项目,叠加“家门口的人社服务站”资源,强化对各类群体的就业支撑,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此外,在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吴门桥街道深入排摸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人数,组建“吴门齐心”流动党支部,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发挥快递外卖小哥走街串巷了解区域情况的优势,将其纳入海棠先锋行动小队,担任民生观察员、民意打包员、民情快报员,及时对治理现状建言献策、对民情民意收集反馈,做到齐心共治、家园共建。

“共享+”民生实事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最近天气不冷不热,正是锻炼的好时机,场地‘短板’补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看着天蓝色的高回弹塑胶地面、咖啡色的休憩长椅和健身器材,官庄前花园南区居民张阿姨高兴地说。近日,吴门桥街道新郭社区官庄前花园南区“口袋健身公园”改造“微实事”项目顺利竣工,硬邦邦的黄泥地铺上了塑胶,破损的座椅进行了修复、加固。

健身场地的更新,得益于姑苏区科协与新郭社区党总支共同启动的“海棠连新·党建惠邻”微实事项目,也是今年以来吴门桥街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开展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吴门桥街道金塘新村,“金圆宝”党群服务驿站正在居民的热切期盼中紧锣密鼓地施工,驿站内“中铁建”理发角已初见雏形。“把24幢活动室的门打开、翻翻新、用起来,居民跟我提了很多次。由于涉及建筑翻新和活动室功能配套,改造费用较高,动工范围也比较大。有了共建单位的资源下沉,居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我们回应起来有了更多支点。”金塘社区党委书记陈璐说。

党建聚合力,提效有活力。丁艳玲表示,接下来,吴门桥街道将进一步推进“红色共享”,整合各类资源,融合多方力量,组织、发动群众共同描绘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