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海南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开局之年,一组组数据提神又提气:

  180个项目,总投资366亿元!6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2023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从2.23平方公里到114.7平方公里!4月起,原本仅适用于洋浦保税港区的11项政策扩大到整个洋浦经济开发区,压力测试稳步推进。

  5044.8亿元!从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至今年5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较上个3年增长101.4%。

  …………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希望海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海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以高水平开放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优质的进口商品吸引游客驻足挑选,结算柜台前排起长队。“4月离岛免税购物‘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提货方式落地后,日均销售额度再次提升。”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轩说。

  手握政策“好牌”,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海南以高水平开放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免税产业布局完善,释放发展强劲动能。今年年初,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正式运营。至此,海南已有6家免税经营主体、12家离岛免税店。2020年7月1日离岛免税新政策实施3年以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1300亿元。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充分发挥特许政策优势,加速汇聚国际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已引进特许药械超320种,2023年一季度特许药械使用人次3177人次,同比增长48.2%。”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贾宁介绍。

  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宣布今年秋天正式招生。“园区已有6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获批并正式招生,2023年秋季学期在校生总人数预计突破2000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临平说。

  一方面做好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篇文章,一方面畅通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的渠道,海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地处泛北部湾中心地带、毗邻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洋浦港,内外贸航线已达42条。“洋浦港便利的运输条件是我们落户的重要考量。”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又华说,依托海南自贸港,“我们已成长为年加工能力超百万吨的粮油企业”。

  现代航运物流扩容增量,海南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新增13条。7月1日,三亚机场国际航站楼改扩建项目主体完工并投运,成为全岛首个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封关运作项目。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封关运作项目将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土建项目建设。

  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海南2022年吸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新设外资企业196家,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5年来,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3.5%,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

  稳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建成后年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可满足52.6万户家庭一年生活所需;每台机组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相当于植树750万棵。在昌江核电站建设现场,“玲龙一号”项目正加紧施工。

  “未来‘玲龙一号’将成为一个多功能示范项目,不仅可以发电,还能给园区供气、供暖、制冷、淡化海水。”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建新介绍,截至目前,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发电量累计超650亿千瓦时,约占同期海南省用电总量的1/3。

  低碳转型不断加快,海南发展优势愈发凸显: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7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6倍;《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施行;装配式建筑规模连续4年翻番……

  在位于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的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工厂,一片片普通钢板经过切割、焊接、打磨、喷漆等工序,在流水线上“摇身”变成形状各异的装配式钢结构。

  “园区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帮我们敲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慧峰介绍,公司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已成功出口新加坡。

  2020年5月,海南明确将装配式建筑部件新增产能统筹布局在临高金牌港开发区。3年多时间里,这个1992年成立、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的老园区焕发了新生机:签约进驻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企业19家,还有30多家排队等着入园。

  不仅要争做“双碳”优等生,守护好碧海蓝天,还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玫瑰盛放的时节,三亚亚龙湾玫瑰谷芳香阵阵。“未来,这些花瓣将被加工成玫瑰花茶销往各地。”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介绍。

  2009年,杨莹从博后村村民手中流转2755亩土地,利用当地光照强、热量足的自然环境,发展玫瑰种植产业。14年间,杨莹团队种出1500个热带玫瑰品种,开创了海南的鲜切花产业。

  如今,玫瑰谷形成了一产农业种植、二产玫瑰衍生品研发销售、三产旅游观光的独特模式,研发出300多种衍生产品,每年吸引150万游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500多名村民就业。

  加快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海南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温度”“深度”“纬度”优势突出。近年来,海南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南繁种业、深海科技、航天科技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培育三大未来产业。

  “南繁育种也育企。”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法规总监刘枫说,在合作共享机制和“揭榜挂帅”制度支持下,“我们从10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有100多人的知名生物育种企业”。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不仅构建起“从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孵化”的良性产业循环,还打通了“检测前端、田间服务、实验室管理、成果转化、经营创收”种业全产业链条。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晶晶介绍,园区目前已引进中种集团、九圣禾等种业企业114家、涉农类企业939家。

  由陆向海。毗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南山港,万吨级通用泊位投入使用,科考泊位等港口设施正加紧建设。自打造科考母港以来,南山港已服务700多个科考航次、40家科研单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海洋产业类企业累计注册近千家。

  由海向空。文昌国际航天城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安装1号发射工位回转平台的挂座。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强说,预计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我们推动‘出厂即发射’等流程优化和产业整合创新,努力提升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

  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企业、科研院所集聚,打造水产种业的“南繁硅谷”;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生态软件园聚焦数字经济,引进相关企业超万家……截至目前,海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500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专利授权量近5年年均增长50%。

  (本报记者尚丹、李洋、路畅、廖睿灵参与采写)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