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超2024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此外,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拉动春节“消费马车”奔腾向前。
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通过春节,人们既可以在走亲访友中表达浓烈的思乡情感,在多彩旅途中领略祖国的秀美风光,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中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在火热的消费场景中感知锦绣中国。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备年货是很多中国家庭迎接春节的重头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各地各部门发放百货餐饮、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券,举办“惠民年货节”“新年购物节”等活动,带动了形式多样的年货消费。带回家的礼物林林总总、餐桌上的美食琳琅满目、拜年时的礼盒应有尽有,日益装点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同时,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也加入大众年货“购物车”,成为今年春节消费的“宠儿”。红红火火的“年货经济”,不仅增添了喜庆、热闹的年味,更活跃了城乡经济,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国人的春节消费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消费,而是更多地向体验式、个性化、品质化方向迈进。利用春节假期游览大美河山、体验民俗风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节新选择。从万里冰封的北国到千脉水乡的江南,传统文化游、冰雪游、避寒游等依然是热门出游主题,电影院票房“芝麻开花节节高”,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人潮如织,敦煌画壁画、喀什做土陶、大理学扎染等独特体验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春节+旅游”与非遗文化撞了个满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日益走深走实,让这个新年更添新意、年味更具“文化味”。
春节消费的火热升温,不仅夯实了我国经济“开门红”的基础,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发展注入了更多暖意。立足于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消费市场,来自全球各地的“洋年货”加速涌入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餐桌“锦上添花”,为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聚力赋能。当美国帝国大厦、莫斯科冬宫桥、西班牙荣耀塔等世界著名地标建筑点亮中国红,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也选择了出境游——去新西兰南岛饱览亿万年冰川,去乌鲁鲁沙漠探索澳大利亚心脏,去格鲁吉亚享受大高加索山脉的粉雪天堂。从“中国年”到“世界节”,今年春节出国更“出圈”,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激活了全球消费市场。
从满载而归的购物车激活“年货经济”,到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升级热潮;从国潮涌动的“文化味”激活文旅新体验,到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节日新习俗;从“世界美食”端上“中国餐桌”,到中国游客奔赴世界各地,活力四射的春节消费市场,激发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