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丰收图景映照大国“三农”高质量发展底色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在2025年首季农业农村经济数据发布会上,夏粮长势喜人、春播稳步推进、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捷报,勾勒出中国农业稳中向好的发展图景。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这场春天的农业交响曲,奏响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强音。

稳面积强根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数据见证担当:17.9亿亩粮食意向种植面积彰显“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定力,9.6亿亩春播面积夯实全年丰收基础。在江淮平原,无人机飞防织就小麦防护网;在东北黑土地,大马力农机深耕出整齐的垄沟;在西南丘陵,套种技术让“巴掌田”变成“聚宝盆”。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最低收购价稳预期,完全成本保险解后忧,种粮补贴添动力,这些制度设计如春雨润物,让亿万农户吃下“定心丸”。正如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所言:“面积稳则底气足”,这场与春天的约定,正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厚重底气。

科技赋能提质效,激活现代农业新动能。当北斗导航系统指引农机精准播种,当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变化,传统农业正经历数字蝶变。数据显示,全国设施农业更新工程启动后,老旧温室大棚改造率提升30%,智慧牧场奶牛单产提高15%。在山东寿光,智能温控系统让蔬菜产量倍增;在内蒙古草原,电子耳标实现牛羊全程溯源;在南海之滨,深远海养殖平台开拓“蓝色粮仓”。这场由“四良融合”驱动的生产力革命,让“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演进,单产提升行动创造的不仅是产量新高,更是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市场调控织密网,构建民生保障安全阀。面对全球农产品市场波动,中国“菜篮子”工程展现出强大韧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年减负超百亿元,产销对接平台日均撮合交易万吨级,2400多个县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当长三角市民品尝到云南直供的时令鲜蔬,当粤港澳大湾区选购内蒙古冷链羊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经脉已然打通。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的十年展望报告揭示,随着消费升级与供给提质同频共振,中国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跨越,这背后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精准协同。

质量安全筑防线,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98.3%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不仅是个数字刻度,更是对“舌尖安全”的庄严承诺。在江苏句容,绿色防控技术让农药使用量下降40%;在陕西洛川,苹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带动出口增长25%;在海南文昌,水产品电子合格证实现“一码溯源”。从“产出来”到“管出来”,质量兴农战略贯穿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标准管控、智慧监管的三重保障,让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装得更满、提得更稳。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一重要节点,中国农业的春天故事格外动人。当春耕的铁牛唤醒沉睡的土地,当无人机的轨迹划过希望的田野,当物联网的数据链连接城乡,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这画卷里,有“汗滴禾下土”的辛勤耕耘,有“敢为天下先”的科技突破,更有“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民生情怀。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新时代的“三农”工作者正以奋斗为笔,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