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报销不再垫资、社保窗口就在楼下银行……记者从无锡市社保中心了解到,2024年,全市社保系统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从服务网点延伸到镇、村,再到后台数据治理、系统智能化升级,一步步织密城市保障网。
“人找数据”变成“数据找人”
如何推进全民参保,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无锡市社保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社保中心对50余万条数据进行全量排查,点对点推送参保提示短信。目前,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00.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0.22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79万人,建筑工程项目参保率达到95%以上。
2025年,无锡市社保中心将全面贯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求,规范执行养老保险政策,扎实细致推进参保、缴费“两率”提升。持续深化“数据找人”扩面行动,聚焦45周岁以上未参保人员,常态化开展参保扩面工作。优化“贴息续保”等惠民政策,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同时,在退休待遇申领方面,将积极探索预审核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就近办”让人不再“跑断腿”
除了制度的变化,市民最直观的感受还有“办事更方便了”。2024年,无锡“就近办”网点布局进一步下沉,覆盖各大镇街、社区和合作银行。全年新增镇街网点9个、银行网点166个,全年办件量超过15万件。如今,市民不必再专程跑到市区,能够就近完成缴费、打印、信息变更等社保事项。
“前几天,我的爸爸去办理灵活就业参保,10分钟就办好了。”住在安镇的周女士说,“他是第一次办社保业务,回来还跟我说‘挺方便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2025年,无锡市社保中心将进一步推进社保业务“就近办”,做深做实“一行一品”特色建设,实现“就近办”网点对全市镇街的全面覆盖,拓展服务重点产业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服务内涵,拓展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每个区将重点打造1个具备空间形态、特色内容和经办体量的样板网点,以点带面,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全年计划新增“就近办”网点不少于70个。
工伤不再“等报销”
“骑车摔了,原以为得自己先垫钱治疗,没想到平台说能直接走职业伤害险。”这是送餐员刘师傅去年遇到的一次突发情况。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是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有保障”的安心感。据悉,2024年,无锡在全省率先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全年共有1035人次享受该类保障,待遇支出2525万元。
与此同时,无锡率先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在头部协议机构设立工伤咨询服务点,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率提升至35.8%,全年为企业和职工减少垫资4458万元。
2025年,社保中心将进一步提高经办效率,全面推进工伤医疗待遇在协议机构实现反向划卡,全面提升智能审核系统与院方“三目录”匹配度,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多措并举提速工伤待遇办理。
接下来,无锡市社保中心还将持续推进服务升级和制度创新,在养老保险待遇核定、工伤一次性待遇申领、关系转移等方面打造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