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基层减负看一线|材料从7份减至1份,办理时间压缩超85%,徐州这个政务服务中心做了啥?

编者按

办事顺不顺心,关乎群众的幸福感;服务到不到位,体现基层的治理水平。普通市民在办事时会遇到哪些操心事、烦心事?各地各部门又有哪些暖心举措、便民服务?

本报推出《我的陪“办”日记》系列报道,“00后”记者将跟随徐州市民的脚步,记录和体验整个办事过程,见证徐州基层服务中的一张张笑脸、一次次点赞、一个个变化……

日期:8月2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陪“办”人:李莎莎

“没想到这次只跑了一趟,第二天就通知我领新证了!”8月21日,当我走进位于泉山区的徐州易升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飞正对着电脑屏幕核对新一批升学规划资料,一旁的新营业执照似乎还带着新打印的温热感。

“要不是帮代办专员的那通回访电话,公司地址迁移变更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他滑动手机屏幕向我展示最新的企业查询页面,曾经那条刺眼的“公司异常”提示已消失不见。

就在几天前,他还得反复向咨询升学的家长和学生解释,显示公司异常全因地址未及时迁移变更而导致的注册信息不符。我与杨飞的相识,正始于他揣着焦急心情再次踏入泉山区政务服务大厅的那一天。

时间拨回到8月13日下午2点多,我在“帮代办”专区注意到一位不断说着“没想到”的男士——正是杨飞。



杨飞所经营的“易升学规划”是一家专注中高考咨询的小微企业,去年因业务扩展需要,将公司迁至泉山区。然而跨区迁移手续的繁琐远超预期。

“去年就来打听过,当时还得先来泉山区开迁入函,再回到原区域办迁出,等档案寄到再审批,没一个月根本办不下来。”正因如此,变更手续一拖再拖,直到公司因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不符出现“异常状态”,杨飞才下定决心要办理相关手续。

恰好,在来泉山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杨飞接到了泉山区数据局的帮代办专员杨晓强的回访电话,在了解了杨飞的诉求后,向其推荐了今年上线的“迁移一件事”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飞带齐材料来到大厅。

杨晓强一眼认出了杨飞:“杨老师,材料都带齐了吧?”杨晓强接过营业执照副本、身份证和新地址证明,语气温和地说:“别担心,您只需填一张表,剩下的我们帮您在系统里操作。”只见他熟练地登录“江苏省政务服务网”,进入“省内迁移一件事”专区,开始逐项录入信息。

键盘声清脆而有节奏,屏幕上表单页面快速跳转。地址变更、税务同步、社保医保联动……以往要分头奔波、重复提交的多个事项,如今被集成进同一流程。杨飞弯腰细看屏幕,不时点头确认信息。“这里请您签个电子签名……对,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好,提交成功了!”全程不到30分钟。

“这就……结束了?”杨老师有点不敢相信。“结束了!主要流程都已提交,后面流程我们会跟进,您放心。”杨晓强笑着说,“系统审核一般两三天内完成,到时候通知您来领证。”



而此时的后台审批区。几名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审核线上申请,不时核对信息。

“我们其实是把‘麻烦’留给了自己,把方便让给了企业。”泉山区数据局工作人员一边操作系统一边介绍,“从前企业得自己两头跑,现在他们只需跑一次,剩下的内部协调、档案流转、系统推送全部由我们代办。”她调出业务统计界面:“8月至今,迁移‘一件事’已办结近80件,平均用时2.5个工作日。”

8月15日,杨飞收到了领证通知。他把证书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几遍,笑着说道:“没想到真这么快!这下终于踏实了!”

从“反反复复两头跑”到“只需一次就办成”,从“苦等一个月”到“两天拿到证”,杨飞的经历正是泉山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最佳注脚。

据统计,自今年初“迁移一件事”上线以来,泉山区已办结类似业务545件,材料从7份减至1份,办理时间压缩85%以上。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支专业的帮代办队伍、一套标准化流程清单和一项严格的“事后回访”机制。政府用自我加压,换来企业的减负提速。

“9月开学季快到了,得抓紧准备新一轮讲座。”我与杨飞临别时,他正认真擦拭新营业执照,准备将其悬挂上墙,杨飞感慨道,“没想到,现在手续快了,这也让我们能更专心做业务。”

■记者手记

蹲守在泉山区政务服务大厅,跟随杨飞办理迁移的过程中,我数不清杨老师说了多少句“没想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是政务流程的再造,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在泉山区政务服务大厅,透过帮代办专员精准专业的操作、后台人员无缝协作的流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由政府主动向前、数据代步跑腿带来的深刻变化。

杨老师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快”,更因为“暖”——那通主动打来的电话,那句“剩下的交给我们”的承诺,那项宁可内部多协调、不让群众多跑腿的服务机制……这些细节堆叠出的,是一家小微企业对城市的信任,是一个区域营商环境的温度。

这张崭新的营业执照,是一家小微企业重新轻装上阵的见证,也是政务改革持续深入、始终心系经营主体的缩影。优化服务没有终点,每一次“减环节”、每一步“压时间”,都是在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温度和速度。

记者 李莎莎

图片 刘冰

编辑 王岩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