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好评中国】紫金e评:今天,值得被反复铭记

又是一年九一八。九十四年过去了,历史的伤痕依然清晰。1931年那个秋夜的痛,始终刻在中国人的血脉深处。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四周年。9月18日上午,警报在全国百余座城市同时响起。从城市到乡村,从边疆到海岛,整个中华民族,肃然默哀,共同铭记。

九十四载沧桑巨变,警钟依旧穿透时空。这一刻,山河同悲,历史回响——我们以庄严仪式唤醒民族集体记忆,更以深刻反思凝聚自强不息的力量。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是从抗战文化地标走向全国的精神洗礼,是对“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永恒命题的铿锵回应。

铭记历史,是民族觉醒的基石,更是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沈阳残历碑上字字泣血的铭文,记录着“夜十时许”的民族苦难;中共满洲省委“9·19宣言”的疾呼,彰显了危难时刻的初心理想。94年过去,柳条湖畔的枪声犹在耳畔,它警示我们:山河破碎之痛,必须永镌心间;民族屈辱之殇,终将化为奋起之力。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清醒与坚韧,才能避免“遗忘”重蹈覆辙,让觉醒之火代代相传。

不屈抗争,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更是命运转机的力量源泉。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强,抗战胜利彻底扭转了民族的命运轨迹。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韧性与不屈,至今仍澎湃于民族血脉之中——它是今日中国直面风浪的底气,更是我们守护和平、捍卫主权的根本依托。

自强不息,是民族复兴的使命,更是时代变局中的必然担当。昔日硝烟虽散,但世界远未太平。霸权霸凌、历史虚无主义、分裂暗流依然觊觎和平。九三阅兵铿锵有力的步伐、尖端武器的凛然展示,正是对历史与当下的双重回应:中国已有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守护山河无恙。民族复兴的长征绝非坦途,唯有以自立自强为盾、以团结奋进为剑,方能于世界大变局中破浪前行。

仪式传承,是民族记忆的延续,更是凝聚共识的文明火炬。从沈阳到全国,从松花江畔到珠江之滨,警报声声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鞭策。时光未曾淡化记忆,反而让历史教训愈发清晰。年复一年的鸣警和撞钟仪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历史课,它擦拭着民族精神镜鉴,让一代代人在回望中坚定初心,在反思中锚定未来。

“九一八”永远不是尘封的日历,而是常鸣的警钟。最深沉的铭记,绝非停留于悲愤,而是将历史伤痛转化为奋进动力;最崇高的致敬,不仅是告慰英灵,更是以今日之自强捍卫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山河。让我们在历史的回响中凝聚不可撼动的民族意志,以团结、自信与担当,走向中华民族更加光明辽阔的未来!(董宏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