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扬杰科技“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超薄微功率半导体器件智能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彰显出智能制造带来的蓬勃生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扬杰科技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与卓越实践成果,作为扬州唯一通过省工信厅评审推荐的企业,成功获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数字定义制造、智能重构价值”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积极拥抱这场转型。当记者来到扬杰科技车间,见证着一场从“汗水制造”到“智慧制造”的华丽蜕变,这不仅是扬杰科技自身的蝶变升级,更为扬州先进制造业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装上“火眼金睛”
智能工厂长什么样?
智能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扬杰科技智能工厂究竟有哪些“卓越”之处?
走进车间,300余台智能检测设备极具视觉冲击力。检测设备上的指示灯如脉搏般规律闪烁,依次亮起。微功率器件的检测图像实时传到检测设备上方屏幕,AI自动识别、检测、分类、编带。
“通俗来说,我们的智能检测设备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火眼金睛’。当微功率器件以每秒数枚的速度经过视觉传感器,它们可以捕捉产品表面细节,瞬间完成识别与分析。”现场,智能工厂负责人杨伟向记者介绍,AI算法如一双永不疲倦的眼睛,能快速判断产品缺陷类型,做到精准高效。
杨伟所说的微功率器件,正是这座智能工厂生产封装的小信号器件,最小的“小信号”产品还没有芝麻粒大。晶圆片经过划片、固晶、焊线、塑封等多道工序后,最后被送至检测车间。智能检测设备用科技阵列感,将放大镜下也难以实现的检测能力,化为眼前触手可及的可靠防线。
“每台设备每小时可完成三万只器件的精密检测,不良率由2.65%降至1.05%。”杨伟介绍,以每月生产一亿只功率器件来算,相当于每月减少了160万只不良品。每年,600多亿只器件从这座扬杰智能工厂走出,不良率仅百万分之一。
“在智能化的加持下,企业产品的良率和性能显著提升。”公司副董事长梁瑶表示,这不仅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更显著提升了产品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
装上“超级大脑”
智能工厂强在哪儿?
2021年6月28日,随着智能工厂正式投产,300余台智能检测设备成为扬杰智能制造的模范正式上岗。自启动智能工厂建设以来,扬杰科技不断推进生产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改造应用。显然,300余台智能检测设备只是这场行动的一小段,智能工厂的核心实力是什么?对扬杰制造带来了什么变化?
围绕一楼车间走一圈需要15分钟,其中有一片区域“与众不同”,划片、固晶、焊线、塑封……车间内,一条条高度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但看不到一个身穿无尘服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多出的是一块块印有红色法拉利跑车的招牌悬挂在车间顶部上方,并标注着“车规”两个大字。
“这里是专门生产封装车规级微功率器件的无人化生产线。”杨伟的介绍证实了记者的猜测。“车规级”,意味着产品的品质与性能要达到100%的安全可靠,而“法拉利跑车的招牌”意味着从这里下线的微功率器件,已满足全球汽车高端供应链上最严苛的要求。在这一细分领域,扬杰制造代表了行业巅峰水平。
谈及背后的心路历程,杨伟简约归之两点:“首先是建成全自动无人化智能生产线;其次,在划片、焊线两个重点环节布置了在线智能检测。”
在技术架构上,智能工厂采用“平台层+应用层+数据层”的三级架构,集成SAP、MES等30余款工业软件,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及网络化联接。
“相当于给工厂装上‘超级大脑’,安装了制造执行系统之后,系统会自动抓取数据,进行大数据的分析,直观地去判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杨伟说,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查看每台设备的生产情况。看似无人生产,实际上,数据驱动让自动化车间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处在严格标准的监督之下。
用数据说话,用智能决策。梁瑶认为,“智能工厂的顶尖实力,不仅体现在无人化、智能化生产上,更在对精度、可靠性要求极致的制造领域彰显优势,是将‘全流程智能决策’贯穿始终,以数据驱动提质增效,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眼前这座智能工厂的发展,是扬杰科技从“制造”到“智造”的一个缩影。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五大环节,扬杰科技投入约8.75亿元,累计打造31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部署智能装备2000余台套,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23.32%,订单交付率达到98.5%,在全球功率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建立起全新的竞争优势。
从“智造”产品,到产品“智造”
智能工厂进化密码何在?
翻开扬杰科技2021年财报,公司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净利润首次实现翻番突破7亿元,营业收入首次跨上43亿元大关。这一年,扬杰智能工厂建成投入使用,智能应用场景全面推广,这与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是“偶遇”?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再依赖规模效应,扬杰智能工厂是否正在构建一个面向未来“智造”新范式?
对于2021年的高速增长,业内首先归因于扬杰IGBT、MOSFET、SiC系列等新产品开始批量投放市场,得到大客户认可获得大订单,为抢占产业链价值高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扬杰科技看来,高端客户认可的背后是产品性能高质量,得益于智能制造高精度保障质的飞跃。
在今年上半年大热的小米Su7Ultra供应商清单中,扬杰科技作为供应商之一,为小米Su7Ultra提供了被称为电控系统的“心脏”的IGBT功率模块。与此同时,车规级多款产品进入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厂商供应链体系。2025年上半年,扬杰科技营收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扬杰科技董事长助理范锋斌说:“汽车电子业务贡献了近20%的效益。”
“从原材料硅片,到成品芯片,再到封装,被制成一个个微小的功率器件,需要经历上百道工序。”范锋斌说,得益于公司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智能整合制造模式,纵向链接打通从销售到生产、从成品质检到物流配送全链条,横向融合产学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们的产品质量、成本更加可控,市场反应也更快。”
纵向到底,横向到端,步履不停的智能化探索,让企业创新更切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提供了更可靠保证。
“智能制造的本质不在于设备的自动化,而在于数据的流动与价值的挖掘。它不仅是‘智能制造’的产品,更是‘智能产品’的制造。”梁瑶表示,下一步,扬杰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上的应用,优化生产制造关键参数,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制造体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度演进。
以数据为燃料,以AI为引擎,智能工厂的价值远不止于效率的提升,更是一场面向未来智能制造价值的跃迁,开启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新征程。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进化,而扬杰“智造”,正在这场进化中,书写扬州产业科创名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