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进博会国家馆首次设立中外友好城市展区,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作为首对参展友城,联袂呈现“南京—斯图加特友好合作城市30周年联展”。展览以“双城匠心·共赢未来”为主题,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与创新的展示,系统回顾了两市三十年来从产业协同到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南京以斯图加特为支点,持续推进对德合作走深走实的稳健步伐与广阔前景。

三十载深耕,从产业共振到全方位交融。自1995年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南京与斯图加特的合作已走过三十年,这段跨越山海的友谊,始于经济互信,成于战略协同,最终升华为全方位的城市伙伴关系。三十年间,博世、博西家电、扬子石化-巴斯夫、菲尼克斯电气等德国工业巨头先后在南京落户、扎根、深耕,完成了从投资者到城市发展合伙人的身份转变。与此同时,南京企业如泉峰集团、天加环境等也主动走向德国,通过并购整合先进技术与百年品牌,投资活力双向涌动。

双方合作的维度,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丰富与深化。2012年,南京斯图加特联合展览公司的成立,开启了两市在会展经济领域的专业协作;2018年启动的Innovation Fair创新活动,如今已成为链接中欧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2022年,西门子在南京建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堪称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度融合的典范。截至2025年10月,德国在南京累计设立投资项目309个,实际使用德资22亿美元;南京在德国投资协议额达7.3亿美元。2024年,南京与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3.5亿美元。

本次展览匠心独运地设置了“产业制造”、“科技创新”、“人文交流”三大板块,全面而立体的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在“匠心融合,互利华章”产业制造展区,观众能深切感受到“德国质量”与“南京效率”的完美融合。梅赛德斯-奔驰、马勒汽车的精密制造工艺,与由南京泉峰运营的FLEX等德国品牌相映生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博世集团在南京生产的智能助力器,它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凸显了南京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博西家电则通过其“植根南京,服务全球”的历程,以及一款内置斯图加特葡萄酒的高端红酒柜,巧妙诠释了产业合作与文化交融的深度结合。
“智创引领,未来启航”科技创新展区,则聚焦于两地在新兴领域构建的“创新源头共享、研发能力协同、市场网络共建”双向赋能机制。德国维克多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楚航科技返销德国的车规级雷达、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通过并购德国克鲁斯集团后打造的智能化机器人产线,都是这一机制的鲜活例证。其中,埃斯顿不仅建成了国内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智能化产线,更在全球设立了近10个研发中心。
最富温情的当属“民心相通,文化交响”人文交流展区。该板块以“一场比赛、一个节庆、一幅古画”为主线,生动串联起两地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共同”故事——
“一场比赛”连接绿茵情谊——今夏燃爆全城的“苏超”联赛,让斯图加特队的“红色胸环”与苏超南京队的“长江蓝”球衣,成为见证三十年友城岁月的鲜活见证。
“一个节庆”焕新传统活力——远隔万里的南京秦淮灯会与斯图加特圣诞集市,在各自的传承与创新中交相辉映,展现着传统节庆的当代魅力。
“一幅古画,对话多维共鸣”——《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沉浸式体验,将两地情感纽带娓娓道来:从画中宋代瓮城延伸出双方在城墙保护领域的共同守护。
站在三十年合作成果的基石上,展望未来,各界代表充满信心。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驻华首席代表,到曾参与中德作家驻留项目的文化名人,再到博西家电、埃斯顿自动化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达了对深化未来合作的坚定期待。南京与斯图加特三十年的合作实践证明,基于互补共赢与相互尊重的地方合作,拥有美好前景和无穷潜力:双城匠心,正携手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