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最新 > 正文
青春飞扬!盐城青少年校园定向运动正式启航

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文/摄)4月2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实验学校操场上,一场融合智慧与体能的阳光体育活动拉开帷幕。在“青春飞扬,定向未来”的主题下,该校携手盐城市体育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定向运动协会及社区教育中心,正式启动青少年校园定向运动推广计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千名师生、家长及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创新教育实践,标志着盐城校园体育迈入“体智融合”新篇章。


开跑仪式现场


开跑


智慧与体能的碰撞


上午9时,启动仪式在该校少年军校的队列表演中拉开序幕。学生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和昂扬的精神面貌,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定向运动是一项融合智慧与体能的阳光体育项目,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体魄,更能培养空间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盐城市长江路实验学校副校长宋锦洲主持时说。




定向运动不仅是奔跑的游戏,更是成长的阶梯。“它以动态体能训练增强青少年体质、以识图导航融合数理思维实现跨学科实践、以偏差纠错与极限突破淬炼体育精神、以角色分工与互助机制培育团队责任感,构建了‘体智德群’四维成长阶梯,形成了以运动为载体的综合育人范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张杰生致辞时表示。


揭牌


在热烈的掌声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少年定向运动俱乐部”正式揭牌。盐城市体育总会秘书长王军与长江路实验学校校长孙刘华共同为牌匾揭幕,标志着这一特色项目在校园的常态化推广迈出关键一步。随着盐城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德凯宣布开跑,嘉宾们同时鸣响发令枪,也意味着盐城“校园定向运动推广计划”正式启动。



校园变身“智慧赛道”


随后,长江路实验学校的首批140名青少年定向运动俱乐部成员分组出发,开启了一场30分钟的校园定向挑战赛。据了解,选手们佩戴指环打卡器,到指定的点位完成打卡。本次比赛共设置4条路线,20个打卡点,涵盖教学楼、操场、花园等区域,路线设计融入校园文化元素,参赛者须通过查看地图来规划路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打卡任务。



“快看!2班的唐睿妍已经打卡5个点了!”来自该校初一(4)班的选手蔡秋旺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跑向下一个点标,现场气氛热烈。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不少小选手找地图、规划路线、跑步寻点,累得气喘呼呼,但依然坚持着。有的小选手一开始跑错了方向,但通过分析地图迅速调整了过来。



“刚拿到地图有点懵,慢慢摸索下成功找到了线索,成功打卡了所有点位。比赛能放松自己,而且打卡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很有成就感。”初一(1)班的小选手黄珮涵用时15分钟左右,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非常开心。“以为活动轻轻松松,但上手才知道有难度,完赛的那一刻让成就感满满,定向运动让我学会了冷静应对挑战。”初一(2)班的小选手张加欣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多参加。



从起点迈向未来


上午10点30分,所有选手顺利完赛。“学生需根据地图快速决策,既要避免路线重复,又要兼顾时间效率,不仅考验体能,更注重策略。就像一场校园寻宝,既紧张又充满乐趣!”盐城工学院副教授宁昌峰是本次赛事的总裁判长,他认为,定向运动通过“偏差纠错与极限突破”淬炼体育精神,这正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成长。


获奖的小选手合影


活动的最后,该校校长孙刘华和副校长宋锦洲分别为4条线路的前三名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今天的活动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将举办更多赛事,让定向运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孙刘华说,学校正在规划开发《校园定向运动》校本课程,通过“每周打卡计划”构建“理论+实践+竞赛”培养体系,为体教融合提供可复制的“经开经验”。

“我们还将建强课程体系,把定向运动纳入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教材、培训师资,让专业教育惠及全体学生。”张杰生认为,定向运动是深化“教体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家校社共育”模式,将运动热情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未来开发区将推动定向运动纳入校本课程,并开发‘经开区经济地标路线’‘盐城湿地生态定向’等特色项目,让运动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张杰生表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