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3月29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南通率先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变“智”理。目前,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控,每天产生数十万条数据,精细数据量化了南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更成为南通环境智慧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据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胡飞介绍,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系统一期于2022年底建成投运,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建设。“我们运用数据中台技术,统一标准、集成共享,打通关节,破解数据不共享、平台不统一、网络不安全的局面,实现了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系统实时在线监控覆盖全市8001平方公里,接入大气环境监测站、水质监测站、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备、机动车排放检验线等各类感知点位5000余个。”胡飞介绍,系统集成11个大类应用,感知2万要素节点,每天产生数十万条数据,量化了南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运用这“一张网”,南通查处了多起环境违法行为,一批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生态环境隐患早发现、险情早排除、漏洞早堵塞的作用得以发挥。“比如近期,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发现位于海安的某铝业有限公司二氧化硫超标预警。监控平台直接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海安局执法人员,指令其立即赶赴现场核查。”胡飞介绍,最终经核查,该企业二氧化硫超标,在线监控设备正常,熔炼炉正常作业,但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停运,该企业涉嫌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海安局依法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立案查处。
“平台改变了我们过去的工作模式,让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成为现实。”胡飞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市通过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有效推动了“非现场、不接触”的新型监管模式,全市执法监管效能显著提升,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办理案件数达737件,非现场监管案件占比已达70.8%,多起案件入选部省典型案例。
如今,用“大数据”守护“大生态”的创新实践正在南通大地上演,数字化、智能化正不断拓宽南通绿色发展的路径。下一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水平,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促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转移等跨区域联防联治、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同时,该局将探索数据开放共享,让公众能够全面、及时地获取生态环境数据,激发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