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献给天下母亲的母爱之书,朱文泉将军《叶珍》在母校首发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共和国上将朱文泉与家人联袂写给母亲叶珍的纪念主题文集《叶珍》,今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后,引发了社会对母爱与家风的关注。9月16日,《叶珍》首发式在朱文泉的母校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昌盛海洋小学举行。朱文泉上将介绍了书籍的写作过程,深情回忆了母亲叶珍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及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颂扬伟大的母爱精神,深刻阐明了中华传统美德和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首发式现场

书写千千万万农村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在《叶珍》一书中,朱文泉家族三代25位亲人通过几百个回味无穷的小故事,以生动具体的描述展示了母亲的人生历程,真情歌颂了她的优秀品质,刻画了一位贤良淑德的中国母亲形象。《叶珍》是对一个家族历史的记录和书写,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表白与记忆。



△《叶珍》 朱文泉 等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谈及写作《叶珍》的初衷,朱文泉说,首先是为了感恩尽孝,“母亲怀孕13次,生下8个子女,历经怀胎之苦、分娩之痛、养育之艰辛,抚养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长大成人。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最初,家人们只写了几篇纪念文章,但当朱文泉读到长姐朱文俊所写的《黑色的1963》中记述的家中接连痛失三位亲人的往事、读到亲人所记载的母亲在自己当兵后时常在山头向远方眺望的场景,他不禁潸然泪下,决定将家人们的思念与感恩悉数写进书中,最终有了这本三十余万字的散文集。



△朱文泉

朱文泉坦言,《叶珍》这本书所纪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母亲,更是为千千万万农村母亲而作,讴歌她们经历的艰辛,尊重和赞扬她们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朱文泉希望《叶珍》能让读者体会到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让父母与子女借此契机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大家共同把爱讲出来、写出来,让爱成为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让爱汇聚成壮阔的大海、仰止的高山,让爱推动着社会文明汹涌澎湃,稳稳向前。”



章剑华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用“感动、感慨、感悟”概括了自己阅读《叶珍》后的感受,《叶珍》使他读懂了一对母子的“平凡与伟大”,“平凡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伟大就是崇高的精神。正是叶珍伟大的母爱造就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培育了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儿子朱文泉。朱文泉的伟大在于一生投入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之中,为我国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并写出了《岛屿战争论》等鸿篇巨制。他的平凡在于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以一个儿子的名义为母亲作传来怀念、报答母亲。”

“朝前面走,走到最前面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风家教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张在健

实际上,传承良好家风精神,助推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正是朱文泉主持撰写《叶珍》的另一初衷。正如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在致辞中所介绍的,在书中,母亲教会朱文泉崇耕尚读、传孝承善、爱国爱家,让一个苏北少年成为军功赫赫的共和国上将,可以感受到家风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叶珍》一书是响应总书记号召,构建中国特色家风家教的生动典型的好教材。”

章剑华表示,阅读《叶珍》的另一个感悟,就是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美德和家风。 在《走到最前面》一文中,朱文泉回忆母亲在家门口鼓励他:“小大子,朝前面走,走到最前面去……”这使他体会到了引领路者的感觉,他将这一箴言牢记在心,贯穿自己日后的工作道路,这一句“走到最前面”也成为了全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世代培养孝子贤孙的家训。朱文泉的记叙也让章剑华想起了母亲曾对自己的教导:“天上掉下东西来,也得靠自己去抢”,母亲的教导影响了他们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正是朱家‘诚实、勤劳、乐善、进取’的家风,正是父母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形成了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使朱家培育出了一个个栋梁之才和优秀人才,为国家贡献,为家乡争光。”

基于家庭建设与家风传承的重要意义,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表示,将大力宣传推广《叶珍》一书,让大家有机会品读《叶珍》这本书,创造思想力量,培育崇高情怀,从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养分,感悟质朴努力、向上向善的家国情怀,厚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底蕴,激发学而不厌,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

一部兼具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传记

在《给予是一种幸福》中,朱文俊追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母亲叶珍如何从未被收割干净的黄豆杆中节省下黄豆,救济了周围邻居的往事,也记叙了在八十年代,一家人移居城市后给父老乡亲带衣服和药品的故事。从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叶珍的勤俭与善良,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城乡人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社会历史进程。

作家阎连科在序言中盛赞了本书的社会学价值,并提出了“家族非虚构”这一概念,“一个家庭、家族为一个母亲书写一部记忆之书是值得的,也是中国家庭中罕见罕有的。若有可能,有能力的家庭、家族都完成这么一部记忆之书,那么我们社会和人的记忆将是多么丰富和柔情,多么可爱和可敬。”

阅读《叶珍》,其中没有峰回路转的奇遇和戏剧性矛盾,字里行间透露着诚挚的爱、思念及敬仰。章剑华表示,他也曾想为母亲写点什么但始终未动笔,《叶珍》让他再一次有了写作的冲动,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书写母亲,“文采不是华丽的词语,而是朴实的文字、真实的情感。《叶珍》让我联想到朱自清的《背景》、鲁迅的《故乡》、高尔基的《童年》,这些作品都是在描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叶珍》是一本优美的散文诗,一部具有很高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传记。”

分享会上,朱文泉表达了对于所有到场嘉宾以及为《叶珍》出版发行贡献力量的工作人员的感谢,他尤其表达了对于家乡热土的深厚感情,“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滴水都感到亲切。我能够有今天,除了感谢党的领导,就是要感谢父老乡亲的养育以及兄弟同学的支持。是这块热土给了我智慧和力量。”

参加本次首发式的还有出版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朱文泉将军和其家人,当地村民和师生代表等。 

(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