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河奔腾看中国 |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四大馆长来解密


现代快报讯 2500多年来,大运河沟通南北、孕育灿烂文化。紫禁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和它有什么样的“缘分”?10月4日,现代快报推出短视频《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四大馆长来解密》,邀请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和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的四大馆长,来解密那些从运河“漂”到紫禁城的“宝贝”。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如一条蜿蜒的丝带,既是经济交流的黄金水道,又是流动的文化血脉。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紫禁城与大运河展厅 刘畅 摄

“600多年前,满载着巨木、砖瓦、大米、食盐、丝绸、茶叶以及笔墨纸砚的船只,源源不断地沿运河北上,让天下美物聚宫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解密,正因为此,这才有了“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之说。

古往今来,紫禁城的宏伟让无数人为之感叹,尤其是那金碧辉煌的重楼殿宇,一砖一瓦都凝固着工匠的心血。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相城文商旅集团副总经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馆长陶理介绍,人们常说的紫禁城用的是“金砖墁地”,其实所谓“金砖”是专供明清时期皇家御用的一种高质量铺地方砖。

△明代御用金砖

“当年,这金砖就是在苏州相城区陆慕地区生产后,从如今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邻岸的新元和塘支流上船,随着大运河一路北上直达京城,成为紫禁城里最坚实的地基。”陶理说。

不仅建筑营造,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从大运河“漂”到了紫禁城。

△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梳子

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原馆长、国家级非遗常州梳篦代表性传承人金松群说,篦梳的发展与大运河不可分割。“清朝时期,每年农历7月,江南织造府都要到常州来定制一批梳子、篦子,通过大运河送到北京,作为皇家的贡品。”金松群说,漕运繁荣了梳篦业的发展,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现在常州都还有篦箕巷。

△篦箕巷

而出自江宁织造的织品、绸缎,通过运河北上,扮靓了皇家亲眷。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出生在运河城市南京。“曹家所在的江宁织造,为皇家送去了大量的御用布匹、龙袍等等。”

△江宁织造博物馆

在《红楼梦》中间,可以看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通过大运河到了紫禁城。“比如南京人最喜欢吃的鸭子,在《红楼梦》中多次被写到,带到了北京。还有北方的獐子、熊掌、狍子肉等,又从北方带回了南京。”黄晨说,大运河是一条线性的文化带,在南北交融、交流中,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升华。

大运河不只是蕴藏历史的宝库,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的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现代快报+记者 宋经纬/文 钱念秋/摄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