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用“绣花功夫”为城市改造赋能,《城市更新行动长江共识》发布

现代快报讯  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绣花功夫”为城市改造赋能?11月20日上午,以“型塑与发展:城市‘微改造’与长江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专题会议在无锡举行,来自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的专家学者从社科、规划、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领域碰撞交流,跨界对话,共同探讨、分享城市“微改造”的成功案例。同时,《城市更新行动长江共识》也在会上发布。

据了解,专题会议由光明日报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无锡市委主办,南京市社科院承办。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主持会议。

用“绣花功夫”改造城市,长江沿线专家分享案例

你还记得朱自清笔下那个穿过站台的父亲背影吗?这个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火车站,就是南京的百年老站——浦口火车站。南京扬子国资集团扬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蓓分享了浦口火车站历史街区微改造案例,高桩码头平台改造为观景台,被钢化玻璃罩起来的铁轨和系缆桩,让游客们依稀看到当年南京港繁忙的生产情景;同时生态治理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还江于民,变工业岸线为生活岸线,点亮南京长江岸线,“建筑能保留的不改造,能改造的不拆除。我们采取渐进式、织补式的微更新改造,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织补和修复,修旧如旧,还原一百年前的场景、街巷和建筑,形成文化认同,希望浦口火车站可以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展示窗口。”

武汉市社科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陶维兵以武汉中华路街为例,交流了文化营造赋能古城复兴的武汉实践。中华路街地处武汉市武昌古城核心区,拥有户部巷特色街区、中共五大会址红色片区、得胜桥千年古轴等风景名胜,常住人口4万余人,下辖4个老旧社区。在发展的进程中,中华路街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需求不断增加、古城文脉保护与旧城改造更新的矛盾。
“为破解这一矛盾,中华路街找准多元复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加强古城保护发展顶层设计和全域统筹,以‘绣花功夫’研究推进街区空间改造,实现了街区生活品质加速蝶变。”据陶维兵介绍,他们通过开展老旧小区“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改出古城韵味,同时用“绣花功夫”建出区域特色,植入老武汉文化元素,建成集网红打卡和市民休憩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会上,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聚焦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和塑造;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提出应合理配置城市家具和打造可以坐坐的空间;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院长王佳宁分享了2021—2022年长江上游长江文化与城市发展智库报告。会议还收到了泸州、岳阳、九江、安庆等城市提交的专题论文,从城市文化景观打造、城市文化保护立法、历史街区改造、城市文化品牌等不同角度介绍了所在城市的实践与思考。

在城市改造中弘扬长江文化,《城市更新行动长江共识》发布

长江流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更新模式是长江流域城市责无旁贷的时代重任。本次专题会议结合会议主题,讨论通过并发布了《城市更新行动长江共识》。

《共识》认为,城市更新行动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为此,与会代表提出四点主张:要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让长江文化根脉世世相传;要在城市更新中推动人民城市理念落地生根,让城市发展果实人人共享;要在城市更新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让城市人文气息处处流淌;要在城市更新中推进长江流域共同体的互鉴互学,实现美美与共。

《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江流域各省市明确城市更新的指导思想与价值理念,推动长江流域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更新之路。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胡玉梅 张然 王子扬 裴诗语/文 刘畅 吉星 施向辉 钱念秋/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