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成为她挥洒汗水30多年的小天地;窄窄的乡间小路,留下她为了培育骨干教师无数次往返的足迹。她会给孩子们悄悄递“小纸条”打气加油,还为曾经的学生捐献血小板。今年55岁的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师蒋海燕,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曾获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劳模、南通市园丁奖、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身边的好老师”等荣誉。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授予蒋海燕江苏“最美教师”称号。
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她悄悄送出暖心小纸条
1968年6月出生的蒋海燕,是如皋市实验初中的一名普通政治老师,30多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她常常踏着第一道晨曦而来,伴着满天星斗而归。她关注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平时的教学中,她既激励先进,又鼓励后进,也从不忽视中等生这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在学习中也很需要受到关注,有时候你的一次鼓励,就会让他们提起信心努力学习。”蒋海燕说,这些年来,她已经养成了给学生们递小纸条的习惯。她会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表现等情况,写上不同的暖心话语,很多学生会将收到的纸条珍藏起来,这也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中考录取后,她曾经一直鼓励的那个学生说:“蒋老师,我曾经失望了很多次,因为我觉得梦想那么遥远,但一有这个念头我就拿出你写给我的话,无论成败,我都一直在坚持。我,没有辜负您对我的期望。”蒋海燕的谆谆教导,感染了身边的每个学生。
曾经的学生小朱,被查出患上淋巴癌并引发了白血病,生命危急,血库却无合适的血小板。蒋海燕听闻后,立即踏上了赴苏州的捐助路。同行十多人,只有她血压初检合格,适合捐献。但在进一步检查中,医生发现蒋海燕贫血,如果捐献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面对孩子母亲的恸哭,面对孩子命悬一线的危急情况,她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捐献室。 在体外循环时,她呼吸出现了严重问题,医生询问是否继续,她点点头……整个捐献过程困难重重,但蒋海燕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功捐献了高浓度的血小板。出了捐献室,蒋海燕浑身大汗淋漓,腿软得走不动路,当时是被人扶着上了回家的汽车。
换位思考讲解知识,将政治课上得生动有趣
多年来,她一直奔走在教育均衡的路上,尽其所能为教育均衡发展作贡献,先后三次在乡村薄弱学校支教。蒋海燕连续担任江苏省三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和导师,同时兼顾如皋雉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考,传播自己教学改革的特色,更多的乡村教师在她的指引下成长。
她善于创新课堂模式。她的政治课灵活而有趣,深得学生喜爱。“要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以他们更能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们将知识点牢牢记住。我给学生们带去奶糖,既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也能从这颗小小的糖出发,讲解生产企业的故事,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蒋海燕说。
在母亲瘫痪在床的几年里,她一边尽心尽力地照顾,一边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做到两不耽误。她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主持或参与了6个省级课题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6篇文章。
近几年,她为江苏省、南通市录制公益课堂达30多节。灵动的课堂带来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以来的中考模拟考试,她教学的政治成绩位居如皋第一,2021年、2022年所教班级中考成绩位居南通前8。作为学校政史地教研组长,所带团队5次被评为如皋市优秀教研组,2021年学校中考政治成绩位居南通第二,2022年位居南通第一。
通讯员 马宁益 现代快报+记者 严君臣
(受访者供图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