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开设必修课,能减重还能拿学分

 

又是别人家的学校,上课内容是学做减脂餐,能瘦身还能拿学分。5月9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内飘出阵阵香气。西兰花与三文鱼的清香、糙米饭的温热气息、柠檬汁的酸甜……这里没有传统课堂的安静,取而代之的是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学生们热火朝天的“烟火气”。烹饪工具一应俱全,食材琳琅满目,一群年轻人围在一起,煮饭、切菜、摆盘,争先恐后做“大厨”。这是该校食品营养专业“营养膳食设计”课程的实验现场,学生们正分组为减肥人群设计一日三餐食谱,并亲手烹制减脂餐。

计算年龄、身高、体重,个性化定制减肥餐

据悉,2025年南京农业大学新开设“营养膳食设计”专业必修课,培养为各类人群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的能力。当天南京农业大学的这堂实验课主题,聚焦“减肥人群食谱设计与烹饪”。

“我的身高是1.64米,体重58公斤,能不能帮我设计一套饮食计划?”现场,记者问正在配餐的大三学生陆宇航。

陆宇航现场经过计算得出一个数值,并表示该数值就是每日人体所需摄入的基础代谢。“只要制造热量缺口,就可以实现减重的目的。”他说,减脂餐的配比,就是要让大家吃得好又吃得饱,开心减重。

陆宇航是该专业首批学生,三年的学习令他收获很多。“家人和朋友还会找我设计餐食,感到自己学习的专业能够发挥作用,非常自豪。”陆宇航坦言,这个专业带来的不仅是理论知识,还能动手实践。“回到家还能给家人做饭,很有意义。”

‌△吕云斌老师(左一)

热量计算很不简单,差100千卡都会减肥失败

实验课的任务看似简单——设计一日减脂食谱并完成烹饪,但背后却藏着一整套科学流程。课程授课教师、食品科技学院吕云斌老师介绍:“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指导文档,先为周围人群或虚拟一位减肥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身高、体重、日常活动量等数据,再通过DRI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精确到每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

“一开始觉得热量计算挺麻烦,但后来发现,差100千卡都可能会影响减肥效果。”食品营养专业大三学生王鋆南一边称量南瓜一边感慨。他的小组为一名30岁、体重70公斤的上班族设计了食谱:早餐是燕麦牛奶粥配蒸玉米和水煮蛋,午餐以鸡腿肉、西兰花、冬瓜和虾仁为主,晚餐为清蒸三文鱼搭配时蔬和水果酸奶。为了更好地控制油脂摄入,他们对鸡腿肉去皮,并且定量使用5g橄榄油烹制,主食也采用更具饱腹感的糙米饭。

而在另一组,学生们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他们将青椒、西兰花与鸡丝蒸熟后拌入荞麦面,三文鱼的处理也以烤箱代替油煎。“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元素,又能减少油脂的摄入。”食品营养专业大三学生张译玮向记者展示成果。

“以前觉得营养学就是理论,现在实际操作下来才发现,每一个数据都关乎健康。”张译玮坦言,这门课改变了她对专业的认知。如果一不小心“手抖多放了一勺油”导致热量超标,就只能重新调整食谱。

能进实验室也能进厨房,“营养师”将为更多人群定制食谱

“许多营养素会在烹饪过程中流失,比如维生素C对高温敏感,所以我们选择凉拌或快炒。”课程指导中,吕云斌向学生强调烹饪方式的重要性。“优先采用清蒸、水煮、烤、炖等低油低盐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油煎等高热量烹饪方式。”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懂理论,还能动手设计、制作出科学、健康、美味的食物。”课程负责人、食品科技学院张闯副教授介绍,课程设计的初衷源于社会对营养咨询、健康指导方向的人才需求,涵盖基础营养学、营养需求与膳食原则、营养配餐原则与方法三部分,有理论更重实践。

“科学减肥离不开专业营养指导。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培养出既能准确分析营养相关问题,又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能进实验室也能进厨房’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张闯说。

课程授课教师、食品科技学院陈潇介绍,除了面向减重人群,课程还为消化道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孕妇、青少年等人群进行个性化膳食指导。谈及课程的未来规划,她透露将引入更多智能化工具,“比如用APP实时分析食谱营养,结合AI设计个性化方案等,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前沿工具进行营养膳食设计的能力。”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自2022年开设,依托食品科技学院学科建设成果和优质师资力量,以及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具备解决健康食品开发、营养功能评价等营养健康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该领域相关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通讯员 王璐 靳宗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