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李蔚蔚
- 时间:2025-05-31 22:21:36
这个端午假期,你去哪里玩了?吃粽子、射五毒、吃“五红”……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南京钱家渡风景区、佘村及熙南里街区,发现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在南京感受节日氛围,体验传统端午习俗。
钱家渡风景区的水上婚礼引发围观
水上婚礼仪式感拉满
非遗表演很热闹
“什么是却扇礼?”在江宁钱家渡风景区,一场重现明代水乡婚俗、以非遗为特色的水上婚礼正在上演。看得入神的市民刘女士纳闷地发出了疑问。随着故事的推进,她对却扇礼这一古代中式婚礼的习俗有了认识和了解。
龙虾舞 来源:钱家渡风景区
钱家渡风景区服务部经理齐佳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除了展示古代婚俗,这场水上婚礼中还加入了很多非遗元素。水上婚礼结束后,龙虾舞、荷花舞、折扇舞、河蚌舞、花船舞等非遗表演在岸边上演,很是热闹。
作为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点中唯一以“美丽乡村”入选的景区,钱家渡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打造了非遗工坊,与乡村非遗传承人签约,集中展示南京金箔、方山裱画、江宁烙画等13项非遗,涵盖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多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
南京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江教小朋友面塑
进入非遗工坊,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还可以进行非遗体验。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就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围着南京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江,学习面塑。
佘村的“艺术菜场”
艺术菜场玩起谐音梗
佘村吸引文艺青年
在“金陵古风第一村”——江宁佘村,一场融合非遗文化与当代表达的节日盛会,以“古风新韵·‘粽’艺佘村”为主题,赋予传统节日以崭新的文化生命。
作为2025南京艺术节“文艺赋美乡村”的重要板块,本次活动围绕民俗体验、青年展演等展开。仅5月31日一天,就有15场由新文艺群体和青年文艺爱好者创作的演出活动轮番上演。
环境舞蹈、互动戏剧、古风朗诵、民乐演奏……传统端午元素被以极具想象力的方式重新演绎。青年表演者走出舞台、融入村庄,以游动式演绎让艺术穿梭于古宅庭院、村巷广场与竹林田间。
“世上无‘南’事”“一举夺‘葵’”“‘葱’明伶俐”“‘菇’勇者”“佳‘藕’天成”……街头的“烟火佘村·艺术菜场”挂着手绘风的油纸伞,上面谐音梗的叫卖口号十分有趣,吸引很多好奇的市民与游客。
“出摊的大多是佘村原居民。”佘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朱蓉介绍,此前在佘村家风广场就有菜场,这次赶上端午节就给菜场来了个“大变身”,给摊位增加古风油纸伞搭配手绘卡通挂布,将传统街边摊贩变身艺术菜场,“希望来到佘村游玩的人,能有更好的体验。”
在熙南里街区彩绘鸭蛋
带娃一起逛非遗集市
在熙南里收获童趣
下午,当记者来到熙南里街区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雨。虽然雨越下越大,但是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依然不少。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熙南里街区推出以“民俗体验+亲子互动”为特色的系列活动,吸引了亲子家庭前来体验。在民俗体验区,包粽子、射五毒、画鸭蛋、古风对诗等这些趣味活动深受游客喜爱。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学习包粽子,还亲自上手彩绘鸭蛋。
何千千和方佳丽是两名来自南京大学的大学生,她们也在绘制属于自己的彩蛋。“南京的端午习俗跟我们家乡的不一样,这些体验很新鲜。”方佳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大板巷非遗市集
在大板巷,非遗市集同样热闹非凡,各类特色非遗和手工艺摊位前人头攒动,游客们不仅可以选购端午限定文创,还能近距离观摩剪纸、草编、绳结等南京非遗的现场展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非遗和民俗体验,端午假期首日大板巷口组织了一场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健康互动。现场通过健身操、趣味游戏等形式,将健康管理知识融入趣味运动场景,呼吁市民在运动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丰富节日消费供给,街区还结合商户“一店一品”特色,推出各类消费套餐或满减活动。同时,为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节日期间熙南里还集中推出5家新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