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任红娟
- 时间:2025-07-16 10:06:52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宇)“我爸爸患病十多年了,之前一打喷嚏人就晕厥。这两年病情加剧,甚至只能坐着睡觉。”患者女儿马女士说。据悉,近日,67岁家住安徽宿州的马先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刘彬、王波两位主任医师的救治下,进行了超高危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患者来院时,外周血压120mmHg,肺动脉压却高达130mmHg,这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刘彬回忆,正常肺动脉压应低于30mmHg,超过此值即为肺动脉高压,而该患者的数值已超正常值4倍多,甚至反超大循环血压,随时可能因右心衰竭致命。
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肺内多支大血管被血栓完全阻塞,仅右上肺一支血管保留通畅,这成了他维持生命的“唯一通道”。“整个肺循环几乎瘫痪,心脏泵出的血液无法顺利通过肺动脉完成氧合,就像供水管道被巨石堵死。”王波解释,这种由大面积肺栓塞引发的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心后负荷急剧增加,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患者的症状同样触目惊心:近三年无法平卧,只能坐着睡觉;稍动即喘,连如厕都需人协助;双腿肿胀至正常的两倍,皮肤发亮;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甚至打个喷嚏都因胸腔压力骤增导致晕厥——这是肺循环血流瞬间中断的危险信号。
“常规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对他几乎无效。”刘彬指出,临床常用的三大类靶向药虽能缓解部分症状,但无法解决血栓阻塞的核心问题。患者此前十年辗转全国20余家医院,均因风险过高被建议保守治疗。
手术成为唯一希望,但难度与风险并存。王波坦言:“肺动脉血栓剥离术需要在超高压力下疏通血管,术中术后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一旦发生,心跳会瞬间骤停。”此外,患者45%的肺组织已因长期缺血失去功能,术后肺功能能否恢复、如何脱离呼吸机,都是横亘在医疗团队面前的难题。
经过反复论证,医疗团队决定为其进行手术。术中,外科团队精准剥离阻塞肺动脉的血栓,使原本无血供的左肺2/3区域恢复血流;同时修复了因长期高压导致的极重度瓣膜反流。
成功手术后,如今的复查结果令人振奋:患者肺动脉压已降至70mmHg,较术前下降近一半;肺功能显著改善,原本丧失功能的肺组织逐步恢复;不仅能平卧睡觉,还可在病房自由行走,肿胀的双腿也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