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07-30 11:22:56
暑期文旅市场依然火爆,但文旅的流行风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风热”的兴起,“访古游”已然成为文旅的新风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打卡拍照,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寻访文化根脉和历史遗迹。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八塔山
避开暑期客流高峰小众目的地更具吸引力
如今,在小红书、知乎等网络平台上,“访古”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社交平台上,大家交流寻访古迹的经验,开发出很多小众线路,比如“浊漳河谷五代木构寻访”“探秘辽金古塔”“寻访石窟东渐路”等。
辽宁义县奉国寺建于辽代
以“浊漳河谷五代木构寻访”为例,山西长治市本身并不算热门旅游城市,该市的浊漳河谷藏于太行山中也是默默无闻,然而在访古爱好者眼中,这段不足100公里长的河谷,却是探秘古建筑的一方宝地,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齐集一地,其中包含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义县广胜寺塔
“长治让人很惊喜,各处古迹之间的年代跨度都比较大,走一趟浊漳河谷,就像是阅读了一部上千年的建筑史。”访古爱好者小徐是江苏南京人,他已经是第三次到山西。他回忆,小时候是跟父母来的,那时候《乔家大院》电视剧挺火,一家人就报了旅行团,来山西看了乔家大院、壶口瀑布。自己工作后,有一阵子很喜欢徒步旅行,于是在网上约伴来山西的五台山徒步。
长治观音堂悬塑
“去年,《黑神话:悟空》特别火,我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游戏里惊鸿一瞥的景观,很多是实地取景建模,其中山西的古建占了很大一部分。”小徐表示,这次出发前他特意做了细致的旅行攻略,才知道山西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古建大省,现存的2.8万处古建筑,一趟旅行根本玩不完。于是,他选择了晋东南的长治,一方面这里相对小众,可以避开暑期的客流高峰;另一方面长治山水秀美,人文和自然景观都值得一看。
他觉得,自己到山西三次旅行的经历,其实反映出文旅市场需求端的升级。“最早的跟团游是1.0,旅行社把一切都安排好,我们跟团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深度很有限,但过程很轻松。后来,我在网上约伴去五台山是2.0,追求的是旷野和自由。这次长治访古算是3.0升级,不光要做线路的攻略,还要提前学习一些古建筑的知识,否则就算请了讲解,玩得也是云里雾里。当然,这次收获也很丰富,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古建筑的形制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收获满满!她带着孩子参加访古研学团
“以前,旅行最惦记的是拍美图、晒朋友圈,获得很多点赞,确实会开心一阵子。但时间久了,对这趟旅行的感受会逐渐模糊。这次不一样,回来以后感觉特别充实,孩子也对宋辽、明清的历史有了个大概的认识。”毛女士是南京一所学校的音乐老师,暑假她带着孩子参加了一个去辽西的访古研学团。
访古研学团从山海关出发,一路寻访明长城“宁锦防线”的遗迹,欣赏辽金时期的古塔……毛女士觉得收获良多。“以前看影视作品里,辽国契丹人的形象都是草原游牧部族,看到这么多辽代古迹才认识到,这也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政权,开创了因俗而治的‘两院’体制。”她笑言,自己以前旅游就是奔着拍“人生照片”去的,一旦遇到真实情况与网图差距较大的情况,就会觉得非常扫兴。而这趟访古之行,她都没空拍照,光是听讲师说历史,就听得入迷了。
山海关
“这种身在古迹环境中的讲解,跟课堂上听课是不一样的,特别有沉浸感。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毛女士对这趟行程很满意,她原本是冲着陪孩子去的,没想到自己也能有这么多收获。
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市场的未来增量
访古游兴起,对于文旅从业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多机会。导游王鑫从业已近10年,他早期是在旅行社带大团,近年开始在小红书、抖音上自己招募客源。“目前是暑期高峰,具备深度讲解能力的讲师导游很受欢迎,行程已经基本排满,预约都排到两周后了。”
南京夫子庙科举博物馆
“精品小团模式具有更高的溢价空间,我们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无论是食宿行的水准,还是讲解的水平,都比传统大团更好。”他认为,传统旅行社的大团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就以南京为例,明孝陵、夫子庙、玄武湖都是传统的知名景点。我们用访古的主题串联起来,就能有不一样的味道,在明孝陵讲解朱元璋开国的历史,在夫子庙讲述古代科举文化,在玄武湖讲后湖黄册库的历史,整个明代政治、文化、经济的方方面面就很立体地呈现出来。”
王鑫认为,访古要用主题和概念吸引客户,再用深度的路线设计和讲解留住客户,不断开发新主题、新线路,为客户创造新需求,才能把市场越做越大。其中,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市场动向。“年轻人消费能力强,复购意愿高,抓牢这个群体,就意味着抓住了市场的未来增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