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在舞台上奏响市井交响曲,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参评2025年江苏省文华奖

一个小西湖、一群南京人、一座南京城。老旧的民居、狭窄的巷道、叫卖烧饼的小贩、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员……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舞台上奏响了“市井交响曲”。8月16日下午,该剧将作为2025年江苏省文华奖参评剧目之一,在江苏句容开展惠民演出。

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着眼于民生题材,以轻喜剧风格体现民心、民意、民风、民情。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民意、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2022年,南京市话剧团以小西湖街区城市更新改造为创作主题,力邀著名编剧唐栋、导演傅勇凡等国内顶级戏剧主创,会聚文华表演奖得主于东江、白玉兰戏剧表演奖得主杨彦等南京市话剧团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策划创排这部作品。

舞台上,编剧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匠心,在戏剧时空里浓缩小西湖的筋骨与血肉,比如一个旧楼梯、一棵石榴树、一碗狮子头、一碗糖粥藕,生活的真实感和质感扑面而来。

叫卖烧饼的小贩穿行于狭窄巷道,快递员的电动车掠过斑驳的老墙……当小西湖面临发展更新时,改造总指挥于建东摒弃大拆大建,亲力亲为协调居民矛盾,甚至让出自家新房供“隔墙冤家”徐香美、朱家胜两家暂住;这对老邻居从争抢晾衣绳的斗气冤家,到房屋打通后互诉“人通,房就通”的和解,折射出物理空间与心灵隔阂的双重消融。

与此同时,曾被拆散的青梅竹马徐莹莹与朱大鹏重新牵手,房东秦嫂从阻挠者蜕变为改造支持者——他们共同演绎着老城焕新的温情故事。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一个个巧妙的情节,不着一字、尽得精髓地把“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为要”“延续城市文脉”的理念化入民心,把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生活的追求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郑州、合肥、苏州等城市演出50余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2022年度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资助项目、2022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资助南京市重大文化艺术项目,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荣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南京市话剧团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