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张宇
- 时间:2025-08-15 00:40:03
8月13日,正值“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8周年。“这些照片,真实反映了日本暴行!”就在当天,泰州兴化市戴窑镇村民孙国元拿出收藏了30多年的淞沪会战珍贵历史照片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以铁证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这些老照片和报纸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形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张老照片和两份报纸记录日军侵华罪行
8月13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兴化市戴窑镇恒和村,孙国元向记者展示并介绍了他的藏品。其中,有10张淞沪会战时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南站被炸毁之惨状”“被炸毁之松江站列车”“大世界门前炸弹惨状”“先施被炸永安公司门前之惨状”等日军轰炸上海的残酷暴行。
这些照片记录了一段沉重的史实——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守在闸北宝山路及八字桥的中国保安部队发起了进攻,“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在淞沪会战中涌现出“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姚子青营誓死保卫宝山城”“罗店血肉磨坊”等一批抗日英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
“忠勇卫国之女枪手”展现当时中国军民顽强抗击侵略者的英勇精神
照片中的“忠勇卫国之女枪手”就生动展现了当时中国军民同仇敌忾、顽强抗击侵略者的英勇精神。
“南站被炸毁之惨状”与《中国娃娃》拍摄背景建筑物相同
孙国元指着其中一张“南站被炸毁之惨状”的照片介绍,这张照片和曾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中国娃娃》所拍摄的内容都为日军空袭下上海南站的惨状,这两张照片的背景建筑物也相同,只是拍摄角度不同。“同样的场景不同的角度,这充分印证了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的历史事实。”孙国元说。
《东台中山日报》揭露日军侵华的野心
此外,孙国元还收藏了两份抗日战争时期和前期的报纸,分别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4日出版的泰州兴化当地报纸《平报》以及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13日出版的《东台中山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平报》真实记录日军侵华罪行
两份报纸保存较为完整,纸面泛黄,字体均为繁体字,竖版排版。《平报》上下方四个角均有缺损,文字中有两处拇指盖大的缺损和一处撕裂痕迹,但基本不影响阅读。报头左侧显示“韩国钧题”并有印章,民国时期韩国钧曾担任江苏省长职务。《平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江阴要塞以上,我紧闭门户重要封锁》一文,报道了1937年12月2日、3日江阴抗日保卫战时,日军攻入江阴、常州等地。《吴淞(敌)舰下沉南京击落(敌)机》报道中写道:“南京三日电 敌机十余架昨日上午十一时半侵入南京肆虐……”也就在十天之后,日军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我国同胞阅读此表可知日本侵略我国政策之乖巧,计划之周密,方法之详尽,及用心之毒辣……”另一份报纸《东台中山日报》刊发时间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该报副刊中题为《日本侵略我国满蒙积极政策之解剖通告》一文,则揭露了日军侵华的野心。
珍藏30多年,希望捐赠给相关纪念馆
今年54岁的孙国元是兴化市戴窑镇的一名文史爱好者,喜欢研究和收藏文史资料。上世纪90年代,他偶然在废品站一堆旧报刊中发现了这组抗战时期的报纸和照片。当时,《平报》包裹着这十张照片,外面还用油纸紧紧包着。
《平报》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空袭南京
孙国元表示,他近期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也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法国小伙马库斯远赴中国捐出618张抗战珍贵照片的举动,内心深受触动。“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希望能把这组抗日资料捐赠给相关纪念馆或展馆,让更多人了解日军侵华的历史。”
专家称寻找抗战记忆具有现实意义
孙宅巍看了这些照片,基本能确认其属于淞沪会战期间日本军队空袭时的影像资料。从报纸的内容也能看出来,真实记录了1937年12月初,日军向南京攻击并进行空袭的战况报道。他认为,现在越来越多流落在民间的抗战时期老照片、老报纸出现,这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形成全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媛 徐梦云 毛晓华 通讯员 陆毓娴 张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