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VR探源,巧手成书!古今印刷术在孩子们指尖碰撞

体验跨越千年的印刷发展史,戴上VR眼镜寻觅文字源流;近距离了解高科技印刷、装订设备,亲眼见证课本的“诞生”过程,动手制作“古籍本”……10月28日,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江苏凤凰新华印务集团,开启了一趟“探索一本书的诞生”社会实践之旅。本次社会实践由现代快报和江苏凤凰新华印务集团联合打造,不仅是一次对千年印刷文明的巡礼,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

当“神兽”遇见活字印刷,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字奇遇记

在凤凰印刷文化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展区,同学们一一探寻印刷术的壮阔发展史,体验古今印刷与文化的奇妙碰撞。“我看到了刻在乌龟壳和牛骨上的文字”“AI数字人毕昇给我们演示了活字印刷术”“我还记得古代造纸术的好多个步骤呢”“我看到了我的姓氏,点击它还能看到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参观后,三(9)班黄晨蕾和陆梓萌同学争相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异口同声地赞叹道:“太神奇了!”“我还玩了好几个游戏!”三(8)班杨子佳同学对“饾版印刷互动游戏”印象深刻,她选了绿色的树叶画,“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游戏,很好玩!”

在VR沉浸式体验区,同学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很神奇,太有趣啦!”摘下VR眼镜,孩子们激动地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三(10)班王钰涵同学说:“我看到了一只凤凰,它带着我们一路前行,还看到了很多古诗词和古人,好像在和我对话。”三(1)班洪梓琪同学表示,自己在一只“神兽”乌龟的带领下潜入水底,看到了一座神秘的水下古城。三(9)班史梦韵同学则遇见了孔子、孟子的诗句,“太神奇啦!”

解锁一本书的“诞生”密码,装订人生第一本“古籍”

参观中,一面布满了各个年代教材的展示墙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呼。“这些课本看上去用了很多年,是不是快成古董了?”“这不是我们一年级的音乐课本吗?”三(1)班秦佳怡同学欣喜地看到了熟悉的课本,“咦,这就是我们这学期正在学的语文课本啊!”

这些课本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同学们来到了现代智能车间。智能印刷设备飞速运转,高速胶订机和精装联动线高效协作,AGV智能小车有序穿梭……眼前的景象让同学们目不暇接。面对这么多大型的机器,三(3)班秦千雅和严中舒同学很是惊讶,原来这些机器还都有自己的名字呢。孩子们看到巨大的彩色挂图从机器里一张张“吐”出来,以及自己日常学习的课本、字典等,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课本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啊!”

《快乐秘籍》《功夫》《青山传》……在手工体验“古法制书”环节,同学们每人都领到了一套DIY材料,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第一次亲手完成了一本专属于自己的“古籍本”,并且给自己的“古籍本”赋予了别具一格的名称。三(6)班顾得同学还特别认真地在“古籍本”的封面上写下“妙笔生花”四个字,期待它日后能见证自己的奇思妙想。三(6)班陈泽惠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制作古籍书,老师教我们,把这根棉线穿进塑料针孔,然后再把针线穿过书上的针孔,来回好几次,最后再把线头打好结,剪掉多余的线头,古法制书就好了!”三(6)班郑语同学也是第一次用针线,但完成得非常棒,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地说:“我要把它带回去画画。”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霍照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社会实践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孩子们刚在学校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家和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对现代科技有了更多的向往,是一个促进孩子们了解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好机会。”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吉星/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