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双向奔赴!南京与斯图加特友城合作三十周年成果展亮相进博会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开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进博会国家馆首次设立中外友好城市展区,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作为首对参展友城,共同呈现“南京—斯图加特友好合作城市30周年联展”。展览以“双城匠心·共赢未来”为主题,回顾了两市三十年来从产业协同到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南京以斯图加特为支点、持续推进对德合作走深走实的稳健步伐。

展厅

从“牵手”到“同心”,三十年成果丰硕

记者了解到,“南京—斯图加特友好合作城市30周年联展”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产业制造”“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全面展示了两市合作的丰硕成果。

产业制造展区-博西家电

在产业制造展区,重点呈现了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合作。梅赛德斯-奔驰、马勒汽车等德企的精密制造,与泉峰FLEX等由南京企业运营的德国品牌相得益彰。其中,博世集团在南京生产的智能助力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展现了南京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博西家电则通过其“植根南京,服务全球”的发展历程,以及展出的内置斯图加特葡萄酒的高端红酒柜,体现了两市从产业到文化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展区-埃斯顿机器人

在科技创新展区,展示了两地在新兴领域围绕“创新源头共享、研发能力协同、市场网络共建”构建的双向赋能机制。德国维克多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楚航科技返销德国的车规级雷达、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通过并购德国克鲁斯集团打造的智能化机器人产线,都是这一机制下的具体成果。其中,埃斯顿不仅打造了国内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智能化产线,更在全球设立近10个研发中心,展现了“南京智造”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有效对接。

苏超南京队球衣&德甲斯图加特队球衣

在人文交流展区,通过“一场比赛、一个节庆、一幅古画”的主线,生动串联起两地商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故事。“一场比赛,连接绿茵情谊”——今夏苏超联赛点燃全城热情,斯图加特队“红色胸环”球衣与苏超南京队“长江蓝”球衣,以鲜明的视觉符号铭记着三十年的友城岁月。“一个节庆,焕新传统活力”——远隔万里的南京秦淮灯会与斯图加特圣诞集市,在各自的传承与创新中交相辉映,展现出传统节庆的当代魅力。“一幅古画,对话多维共鸣”——《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沉浸式体验,将两地情感纽带娓娓道来。

三十载不断深化,书写中德合作当代佳话

自1995年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南京与斯图加特的合作领域持续拓宽。三十年间,博世、博西家电、扬子石化-巴斯夫、菲尼克斯电气等德国企业先后在南京投资兴业,逐步实现从“落户”到“扎根”的深度发展。与此同时,南京企业也积极拓展对德合作,泉峰集团、天加环境等通过并购整合德国先进技术与品牌,展现出双向投资的活力。

合作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2012年,南京斯图加特联合展览公司成立,推动了两市在会展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2018年启动的Innovation Fair创新活动,已成为连接中欧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的重要平台。2022年,西门子在南京建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体现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今年,南京市代表团访问斯图加特并举办经贸合作交流会,宝马集团在南京设立中国首个信息技术研发中心,预示着下一个三十年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持续深入的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截至2025年10月,德国在南京累计设立投资项目309个,实际使用德资22亿美元;南京在德国投资协议额达7.3亿美元。2024年,南京与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5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是南京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对德合作的重要展示。三十年来,南京与斯图加特的合作始终围绕“互利共赢”展开,成为中德地方友好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站在三十年合作的新起点上,各界代表对两市未来充满期待。展望未来,两市将继续携手并进,为构建更加稳定、繁荣的中德关系贡献更多地方智慧与力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 尹翼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