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夏兴俭 朱家磊)小满前后,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开山岛上进入一年里最繁忙的季节。说繁忙,不是岛上接待任务加重,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份至今,登岛参观学习的人比往年少了很多;说繁忙,也不是因为水生态改善渔业资源丰富下海作业靠岛休息的渔船增多,伏季休渔期临近,不少渔民已经把船只进港、渔具入库。
“说繁忙,是因为这个时节,我们执勤民兵要修树治虫、移栽种菜保供,还要检查、修缮岛上的所有设施,以应对送给养不足和即将到来的台风、雨季。”5月21日上午,开山岛民兵哨所副所长孙存东介绍,移栽的品种除了青椒、吊瓜、西红柿,还有一些品种的叶菜。“除了工作量大,一个执勤班民兵只有3人,人手少,也是显得繁忙的主要原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人民楷模”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32年守岛岁月留给新“守岛人”的一个宝贵光荣传统。
32年守岛,在王继才夫妇心中,岛就是家。他们从岸上一点一点运来泥土和肥料,在石头缝里种树、种菜。如今,100多棵松树、苦楝树在岛上顽强生长,蔬菜瓜果也在岛上生根发芽。有一年,岛上的桃树结了不少桃子,王继才开心极了,就摘下了一大盆,见到上岛的人就递上一个,看到人家尝了都夸甜,王继才特别开心,他的梦想就是让开山岛真正变成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生态园、花果山。
这个梦想很苦、很累。“常听人讲,王继才真是个王开山!”岛上的苦,王仕花最懂。“我和他婚后生活了35年,在岛上就有32年。”开山岛没有土壤,也没有淡水,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都难。第一年,夫妻俩种下100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无一存活;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终于长出了一棵树苗……除了苦楝树,32年里,王继才夫妻俩在岛上还种植养活了无花果树、桃树、松树、葡萄。王仕花告诉记者,“开山岛就是我们的家,时间久了,亲手种出来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
如今,那棵苦楝树苗已经长到碗口粗,成为“开山岛第一树”,这棵苦楝树旁,还有夫妻俩种下的无花果树,还有灌云县人民政府、人武部立下的“军民共建双拥林”石碑。为了种树,夫妻俩燕子衔泥般从岸上背回一袋袋泥土;为了节省淡水浇树,夫妻俩洗澡两个人只用一脸盆水。有时候,看到岛上来人用水哗哗地冲手,王仕花站在那儿嘴唇直哆嗦,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她心疼啊!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岛上执勤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去世,岛上一棵生长了30多年的苦楝树和花草台风过后枯死了,那是夫妻俩在岛上种活的第一批花草树木。王仕花含泪说:“这些花草树木可能也想念老王吧。”
王继才去世后,一批又一批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青年共产党员接过守岛卫国接力棒,用青春奋斗续写着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2018年9月,开山岛执勤班成立,15天轮换一次,每次由3位民兵驻岛值守。至今,先后已有4批50名民兵上岛轮值。和王继才生前一样,升国旗、巡海岛、护航标、援助过往船只和渔民、记海防日志都是他们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新“守岛人”始终没有忘记王继才的梦想。在王继才夫妇当年开辟的菜园子里,民兵们种上了青菜、元荽、油菜、土豆、吊瓜等;看到岛上的树木生病枯萎,他们请来了果木专家,指导他们进行病虫害防治,喷药施肥;每年春季,他们在岛上撒下很多品种的草花籽种,指导登岛学习参观的各行各业志愿者栽植“志愿者林”,让越来越多的花草、绿树成活成长。每年春天,岛上满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儿和成荫的绿树。
除了守岛民兵,岛上还有另一群以“90后”党员为主的“守岛人”,他们就是国网江苏电力灌云县供电公司的青年党员服务队,多年的保电服务让开山岛上有了充足的电和水,守岛民兵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508米的巡岛路装上了32盏太阳能路灯,让守岛民兵不再摸黑巡逻;电力北斗地面基站不仅可以为开山岛及周边海域提供精准定位和精准授时,还可大大提高智能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红色岛”用上“绿色电”,开山岛已然成为海岛绿色低碳能源应用的一个典范。
红岛绿电生态园构成了开山岛的底色。
红色岛、绿色电,生态园、花果山,就构成了开山岛的最暖底色,它们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守岛人”勇往直前的不懈价值追求,更把爱国奉献的崇高信仰化作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人生华章的坚固基石。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台风、雨季对岛上设施的侵蚀、破坏,每年初夏时节,我们都要对岛上的营房、设施进行全方位检修。最近一周,我们这班执勤民兵买来油漆、检修工具,自己动手,该油漆的油漆、该加固的加固、该更换的更换,确保岛上各类设施安全度夏。”孙存东说,“老所长既然把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必须把人生坐标校准到祖国的海防事业上。”
- 即时新闻
- 2022-05-23 21:05:43
- 即时新闻
- 2022-05-23 20:58:15
- 即时新闻
- 2022-05-22 21:10:50
- 即时新闻
- 2022-05-22 2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