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遗宝》绘本图选。
4月8日,由扬州博物馆创作的“漫画双博绘本系列”第二辑《海丝遗宝》正式出版并举行了首发式。该书以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唐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为故事主角,通过绘本的形式,让展柜中的文物以一种全新的形象贴近生活,走到了青少年的身边。
扬博“双子星”都有了独立绘本
扬博有两件禁止出境文物,一件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另一件是唐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两件重磅文物可以称得上是扬博“双子星”。
“然而,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博物馆里的文物始终隔着一层有形的橱窗玻璃。”扬博馆长束家平表示。如何让青少年读懂了解“冰冷生硬”的文物?扬博与出版社编辑共同策划编撰“漫画双博绘本”,期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意趣盎然的故事,讲述文物背后的知识,寓教于乐,以文化人。
2019年,扬博出版了“漫画双博绘本系列”第一辑《龙宝传奇》,以绚丽的色彩、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通过“龙宝”这个可爱的角色,将梅瓶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经过6年精心打磨,讲述双耳罐故事的《海丝遗宝》在4月8日正式首发。至此,扬博“双子星”都拿到了自己的“主角剧本”。
创造性赋予文物传奇故事
唐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1973年出土于扬州市石塔路,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被称为“长沙窑之王”,代表了唐代长沙窑最高生产工艺,更是见证大唐扬州的鼎盛,是大唐中外交往的重要实物资料。
根据双耳罐的时代和纹饰特点,《海丝遗宝》为其赋予了“前世故事”。唐代,喧嚣繁忙的扬州港,商人们正因为一件瓷器争论不休,纷纷想要出高价将其收入囊中。扬州一张姓富家公子听到动静出门查看,一眼便相中了这件做工精美、特色鲜明的双耳罐,于是出手阔绰的他出高价一举拿下。转眼500年过去,宋代的扬州城战火纷飞,张氏的后人为逃离战火又希望能保全祖上留下的财产,不得不将双耳罐深埋于地下……
到了“今生故事”,便是现代考古工作的实录。1973年扬州三元路建设工地上,工人们铁锹一挥“咣当”碰到了一个东西,当时扬博工作人员周长源上前查看,仔细清理出了被深埋地下数百年的双耳罐,并将其带回了扬博。1994年,双耳罐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品文物,2013年,其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
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双耳罐的“前世今生”。在绘本的后半部分,则对长沙窑、双耳罐器身纹饰、发现过程、唐代长沙窑瓷器外销、唐代扬州港口贸易等内容作了详细的科普性展示,全面呈现扬州海上丝绸贸易的繁荣以及双耳罐的重要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丝遗宝》还有音频版本,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收听,听读结合让整本书更完整也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