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妙笔神韵“刻”画来!镇江年近八旬“瓷刻艺人” 的艺术追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解西辉 记者 曹德伟)一把刻刀、一柄小锤,在洁白坚脆的白瓷上敲打。下手毫不拖泥带水,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敲击声,运河古桥的画面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对于年近八旬的李贵华老人来说,这种“叮叮当当”的瓷刻时光很是陶醉与惬意。近日,记者慕名拜访这位瓷刻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倾听着他35年来的艺术追求与探索。



军旅生涯激活“艺术细胞”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在瓷器上,用金刚石或合金钢制成的刀具,进行錾刻、凿镌,刻划。” 在不大的书房里,李贵华打开话匣子,同时操起小刀小锤,“叮叮当当”地敲将起来,那忘我而专注的神情,让人见识到一位民间艺人的独我境界。


说起与瓷刻结缘,李老的思绪飘回到60多年前。读中学时,他就喜欢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后成为部队的宣传员,凭着天赋自学葫芦丝和扬琴演奏,正是这段军旅生涯激活了李贵华的“艺术细胞”。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贵华为贴补家用,他远赴景德镇学习瓷像制作,也就这样进入“瓷艺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家见到一件瓷刻作品《焦山秋景》,图为写意山水花鸟,极具中国文人画之意境,观有墨感,触有手感。那一刻,李贵华仿佛发现“新大陆”。这种“瓷器上刺绣”的独特艺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暗自决心要将这门技艺学到手。从1988年起,他便拜吴正金、沈富城等为师,先从竹刻上手,再把板画原理运用到瓷刻上。


他边研究边琢磨边请教,用近半年的时间,李贵华的第一件山水作品完成了。老师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 “技巧上黑白要大改进,线条不够流畅,比较呆板”。直到现在,那恳切之言犹在耳畔,李贵华认为,既然学了瓷刻,就必须精益求精,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钟爱瓷刻,快乐耕耘。从完成第一件作品开始,李贵华对瓷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他独处陋室,以刀代笔,以瓷当纸,常年坚持夜修,痴心不改。 30多年来,李贵华先后刻瓷刻画600余件。在老人家中,不大的书房摆满老人得意之作,《早春》《古渡石塔》《大桥夜景》,无不折射出古城自然与人文变迁,尽现着刻瓷人热爱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愫。


每天10小时创作乐在其中


“瓷刻与绘画不同,绘画是在介质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加法艺术,瓷刻则是在瓷器上一点点削减釉彩和瓷质,是减法艺术。加法艺术可以修改,但减法艺术不行,一刀误刻,前功尽弃!”李贵华乐在瓷刻,快乐探索前行,但其过程的艰辛又可想而知。


一刀刀刻下的,是李贵华跳动的匠心和执着的追求。他追随传统瓷刻的发展轨迹,四处寻访民间高手,请教技艺要领。“瓷刻作画至少有4道工序,下图稿、雕刻、上色、配架,最难的是雕刻这道关。”李老边说边比划。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李贵华这类艺人。刻刀在他的手上连续均匀地敲击着瓷盘,塑造出富有张力且极具变化的线条;执锤手腕的力度和执凿角度的变化,勾勒成生动且有层次的刻面……其实,修炼瓷刻技艺并非一帆风顺。李老告诉笔者,瓷盘经过1800多度高温烧制,硬度高达70多度,用刻刀在瓷面作画是硬碰硬。有时一不小心,铁锤打滑,刻刀就会割破手指。更扎心的是,一件作品经过10天半月的心血熬制,眼瞅着大功告成,不料一刀下去,力度或角度稍欠,瓷面瞬间砰然碎裂。“那太惨了。”李老猛呷一口茶,又释然般地微笑着。


艺海无涯苦作舟。一幅戏剧脸谱瓷刻,看似造型简单,但往往单色上盘就得层层覆盖30遍。李贵华说自己是在创造生命,每天10个小时的创作过程“是种精神享受”。


在快乐中磨练瓷刻,在瓷刻中收获攀登喜悦。浸淫瓷刻多年,李贵华逐渐琢磨出“宽、厚、活、新”的技艺特点。  



“宽”,说的是艺术表现内容宽广。所谓“厚”,是指画面浑厚更有韵味。“活”,即讲求形神兼备,以神似显活力。“新”,就是创新。“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李贵华以此为座右铭,在传承中不断尝试,他将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结合,摸索出可压、可跳、可弹、可提的“点刀法”。


 情系公益做好传承


“瓷刻艺术,于方寸之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博大精深,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她、传承她和发展她。”出于对瓷刻的热爱,也担忧后继乏人,这些年来,李贵华义不容辞地当起瓷刻画“非遗传承人”,形式多样地宣传推广这一艺术。


他应邀到润州区宝塔路街道运河社区举办“运河传情、瓷刻传承”小课堂活动,引导青少年欣赏瓷刻画,指导孩子们动手学习瓷刻技巧。“我是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是要为社会服务的。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李贵华如是说。


在润州区非遗文化展览馆内,一件《红船魂》瓷刻画十分引人注目,而捐献者正是有着56年党龄的李贵华。从画稿、刀刻、染色……李老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完成。“瓷刻以点坑为最小元素,表现点、线、面、体。”李老介绍,为了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红船魂》的凿数达6万多点。心手合一、耐力韧劲,敲打出的是这位“非遗传人”的精神之魂。



在书房的桌前,摆着两把椅子。李贵华的老伴张兴萍说:一把是她的专座,瓷刻完成后摆在架子上,老夫妻会坐在这里端详,享受作品所带来的乐趣。让她引以为豪的是,老李成果颇丰,许多作品或被政府作为馈赠礼品收集,或被文化机构馆藏。随着岁月的洗礼与沉淀,李老目前最大的心愿便是《清平乐·六盘山》玻璃刻作品能被有心人收藏。据介绍,该书法玻璃刻长3米,高1米,耗时 2个月制作完成。“这是我最大的玻璃刻作品,生动地展现出书法的精妙,但愿物有所归,适得其所。”傍晚时分,花灯初上,漫步回家的路上,眼前的运河依然那样静谧、深沉,流淌向前,在传承着文化古脉。运河如人,精神尽显。李贵华的“叮叮当当”声似乎又在耳畔悠然回荡……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