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扬州 > 教育 > 正文
辽阔金中,少年有为


清晨的阳光下,南京市金陵中学新街口校区的百卅校园,迎来自信满满的青春少年。 闪耀的“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的校牌告诉大家,在这所高中名校,你可以共享顶尖大学的学习资源,一边上高中,一边上大学。



同一时间,在美丽的江心洲,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的学子们,在清新空气的加持下,开始了一天的晨读。书记、校长如家人般日夜陪伴,全学科名师天团护航,高校顶级师资共享,让校园成为另一个温暖的家。

金陵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这所百卅名校,始终致力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厚度与学子生活的品质。在这里,幸福感满满的师生共同努力,好成绩水到渠成,成绩之外的能力更是金中送给少年们最宝贵的礼物。

有魅力的老师,助你“闪闪发光”

课堂上,他们是治学严谨的特级教师、教授,舞台上他们又成了最闪亮的主角。这就是金陵中学名师天团,他们如宝藏般惊艳了学生,成了学生眼中心服口服的好榜样。



2025届高三毕业典礼上,金中的书记和校长们通过现场表演及MV形式,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金中党委书记孙小红博士带领名师天团,在集团校金陵汇文学校、金陵河西学校初中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的毕业典礼上表演歌舞《世界赠予我的》和《离别开出花》,成为全场的高燃时刻。

金陵中学名师荟萃,目前全校有1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3名正高级教师、41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开设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的6名教师,成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向顶峰冲击的“引擎”。

师资队伍基础好是金中鲜明的底色,但如何在高原之上起高峰?以多样化平台促进教师内驱式学习为例,“青蓝工程”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在促进师徒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得益于教师培养工作的全面部署、系统推进,近年来金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各类教学评比和大赛中均有不俗表现——51人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在各类评课比赛中,有28人获国家级一等奖、30多人获江苏省级一等奖、90多人次获南京市级一等奖。

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表示,金陵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就是培养更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教育家精神的铸造撑起辽阔天地。

名师出高徒,有魅力有才华的老师,自然能带出闪闪发光的学生。

校园开放日,2025届的优秀毕业生们走上舞台分享。他们总结了在金陵中学学习的共同特点。首先是人人都有一项热爱并坚持的体育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素质大有裨益。孟凡奇同学一直打羽毛球,高三阶段也没有暂停。

在这里可以和老师亦师亦友,每个人都被某位老师特别辅导和关照过。陈嘉祺同学英语基础非常好,老师就特别给他的听力题放1.5倍速,并布置个性化作业。在这里,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研究经历。沈睿晓同学在“生命探索者社团”中做了大量的生物学科校本和课外实验。

跨界的课程,让你越学越澎湃

学校虽有围墙,教育却无边界。这句话在金陵中学还有一层含义,那便是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积极链接校外资源,不断延展师资的广度和高度。



去年11月,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第五期“准博士培养站”开班仪式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举行。来自金陵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41名同学,正式“拜师”由中国科学院邢定钰院士领衔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天团”,开启自己的“准博士”成长之路。其实,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同宗同源,新街口校区与南大广州路校区仅隔着一条广州路。2020年9月,学校增挂了南京大学金陵中学校牌,是两校间进一步深度合作的开始。基于这项合作,2021年3月,南大“零年级计划”便走进南京市金陵中学,启动“经典导读”“文学创作”等人文学科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学生,经高考被南京大学录取后,将获得南大先修课程学分互认系统的1个选修课程学分。金中各个学科和相应的院系间都有合作。

金陵中学与东南大学继“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之后,在“高中—高校”协同育人项目上进一步深度合作的典范之作——“吴健雄班”,师资阵容同样“顶流”: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金中2005届校友顾青瑶担任专职班主任,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石出任“吴健雄班”名誉班主任,此外,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院长、金中2000届校友游雨蒙和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担任专任教师。

南医大、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邮都在金中开设社团或选修课,越来越多的校外专家、学者进入金陵中学教学资源池,同时激发出金中教师更为强劲的教学内驱力。

有爱的“知心人”,陪你慢慢长大

高中阶段,陪伴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长,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育心”方法。金陵中学的心理教育起步非常早,目前有专职心理教师6名,从高一到高三一直开设心理课,每两周一节,高三一直开到五月底。心理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内容涉及与家长的关系,期中、期末考试前缓解压力,考后心理调节,包括职业发展与规划也涵盖在其中。



在金陵中学,有一种花叫“小红花”、有一棵树是被称作“许愿树”的银杏树。学校心理教研组创造性地设计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心理快闪活动,将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创作的小红花贴纸放置在心理能量盲盒内,由学校教师组成的心理能量师团队手持心理能量盲盒,等待下课的学生前来抽取属于自己的那一朵,一同传递温暖的力量。这一活动曾登上央视的《东方时空》。

同时,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们释放压力、展现青春活力。高一年级合唱比赛、特别的诗词大赛、英文戏剧节,高二年级的篮球联赛、模拟招聘会,高三年级的成人仪式……都可以看见金中别样的校园文化。从美食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微电影大赛、话剧节、朗诵会、辩论赛,到成人仪式和学农,金陵中学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时代的青少年。



从金中考入北京大学的丁一帆直言,金中的生活从来不只是枯燥乏味的学习,“即使多年以后,我恐怕也很难忘却合唱节上,与同学们一起唱响《童年》时的那份感动,忘不掉研学旅行时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体验到的那份震撼。我很感激金中,始终坚持把青春最好的模样还给这里的学生。”

金中会一直爱你,从少年时到100岁。

有谁会像父母一样一直爱你?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也是金陵中学校友。6年的金中学习生活,是卢尔瑜老师、岳燕宁老师等像父母一样用心培养了她乐观向上的性格、不断突破的学习能力和健康的运动习惯。

在今年的高三毕业典礼上,金陵中学1942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周镜先生通过视频给学弟学妹们送来祝福。他在视频中特别提到了希望同学们重视体育锻炼,以强健的身心应对未来挑战。百岁高龄的周镜先生精神矍铄,正是最好的佐证。南大的物理学教授、祝世宁院士也曾提到,金陵中学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为他打造了一个健康的体魄,为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永远乐观永远少年,“创新精神”成就金中领跑者

在金陵中学,不管是南大A班还是普通班,学生们在走出校园时都能带着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奔赴未来。这有力证明了新高考的方向和金中所倡导的课程评价与校园文化高度契合。



2024年高考,金中38名学子被南京大学录取、49名学子被东南大学录取,其中被东大录取人数位居江苏第一。此外,被复旦、上海交大、南理工、苏大等高校录取的孩子也不胜枚举。放眼世界,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校亦不乏金中校友,“蹭饭地图”足以点亮众多海内外知名学府。金陵中学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高品质高中、江苏省首批普通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等荣誉,这里有对金中办学成绩的认可,更多的是对金中独特办学模式的认可。2025年江苏综评A类人选312人,列全省第二。多名毕业生通过“强基”等方式将就读于国内顶尖大学。

在金中,学习成绩固然十分重要,但“学校要分数,却不唯分数”。金陵中学从不培养只会刷题、仅仅关注学业成绩的人,而是更加注重人格的健全。1910年4月出版的《金陵光》第28页,就曾印着一条直至今日仍广泛受用的校规:“永远保持乐观,即使前景十分黯淡”。

“少年精神”是金中人的特别标签,这背后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是“创新精神”。金陵中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1997年研究性学习开全国综合实践课程先河,到2010年首创“高校—高中”合作项目,再到2017年成立STEAM中心、2020年创建江苏省科创课程基地、2021年学校“普通高中科创教育二十年探索”荣获江苏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并迎来与南京大学的全面深度合作,学校始终以课程为载体、课堂为依托,不断与时俱进、迭代育人实践的方式。

金中依托“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和“智慧融通的科创课程基地”等三个江苏省级课程基地,构建“基础夯实—竞赛提升—科研浸润”的阶梯式培养链。

此外,江苏省化学竞赛高端实验创新中心也坐落于金陵中学。近三年,中心共获化学竞赛全国银牌1枚、国一奖5人、省一奖68人、省二奖180人,另获英国化学奥赛银奖3枚、铜奖4枚,加拿大化学奥赛金奖3枚、银奖8枚、铜奖2枚。

打造学习胜境,江心洲校区新鲜有活力

金陵中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心骨”,重点打造江心洲校区。2023年9月,金中江心洲校区启用。占地140亩、总建筑面积达9.7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为百卅老校“一校两址、一体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辽阔金中”启新程,选中了南京城最近的诗和远方。



在这里,高浓度负氧离子超城区3倍,显著提升大脑供氧效率;自然白噪声系统,研究证实可使专注力提升22%。2023年南大心理系在洲上开展的对照实验显示,在此学习的学生α脑波活跃度提升19.3%。2024年卫健委调研显示,在此学习的学生近视增长率比主城区低41%。江岛上有3所985高校研究院;17家院士工作站(含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从一体化到校本化办学,江心洲校区拥有师资最优比。与新街口校区是一套领导班子,一支师资队伍,教师统一均衡安排,统一班型配置。两个校区的课程设置相同,课程资源共享。两校区同类班型(如南大A班)师资水平相当,各班级基本采用老中青搭配,保证教学进度一致,备课、教研和所用讲义一致,学生大考同步进行,年级统一排名。江心洲9门高考学科教师全部驻点教学,其余音、体、美、劳技等小部分学科老师两边教学。



在刚刚公布的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评选中江心洲有4名教师入选,校行知杯赛课9位一等奖中有5名教师来自江心洲校区。同时,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各有一天在江心洲校区总值班,从验菜到晚自习,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教备组长会、班主任例会。

江心洲校区硬件超一流。校区建有江苏省规格最高的中学千人大礼堂、音乐厅、高标准学科实验室74间、3000平方米的图书馆。高标准实验室极大丰富、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体验、主动思考、具身认知。以化学为例,高一年级完成12组分组实验、近100个独立实验。江心洲校区学生学习的推进率非常高,在两校区统一考试中,每次均有学生进入年级前十名。前100名学生中,有10名以上的江心洲校区学生。

金中很多讲座和大型活动都在江心洲校区举办,江心洲校区的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

全新班型“行健班”,为拔尖创新人才赋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25年5月,南京市金陵中学重磅官宣:拟面向2025级新生开设“行健班”。



7月3日,依托该课题展开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成果转化暨金陵中学“行健班”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金陵中学举行,朱卫国、陆志平、汪霞、董林伟、葛军、赵华等高校专家、教育学者与金陵中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从“行健班”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与评价机制、实践保障与资源整合几个方面展开研讨论证,汇聚教育智慧,完善“行健班”培养方案,落实项目成果转化,在共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上彰显“金中力量”。

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表示:“要让学生边上高中,边上大学!”她介绍了“行健班”运行模式:一是教师配备采用“联合师资”方式,如数学学科聘请葛军博士担任“行健班”首席数学导师,物理学科聘请金中校友祝世宁院士担任“行健班”物理首席导师;二是课程的时间采用“4+2”模式,科学分配国家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三是促进学习者更新,以项目学习作为学习者更新的实践载体,为每一位金中学子打造专属的成长通道。

国家有需要,老师有能力,学生有潜力——“行健班”的创立既是从教育供给层面回应国家大国重器人才的需求,也是金陵中学基于“双高”贯通的拔创培养新探索的必然结果。

与会专家对金陵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开拓性探索和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对“行健班”课程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孙小红书记宣布成立“金陵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专家委员会”,葛军担任“行健班”首席数学导师,聘其他专家为“金陵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指导专家”,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助力金陵中学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金中党委书记孙小红和校长夏广平共同为与会专家颁发聘书。

 2025年金中 普高中招QQ群


 2025年金陵中学 普高信息登记


通讯员 顾健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