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致敬功勋模范丨50载航天梦,一颗赤子心!叶培建:要给年轻人舞台和信心

 


现代快报讯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很激动啊!中国可以完完全全、实实在在地建设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了!”说这话的,是一位时刻关注中国航天发展的古稀老人,更是航天史上举足轻重的科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叶培建院士

4月20日,中国第六个航天日前夕,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身处北京的叶培建院士,77岁的他不顾病痛,依然在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谈起“嫦娥奔月”“天问落火”等由他领衔指导的重大航天工程时,叶院士总是充满激情,作为教育工作者,他那颗追梦赤子心也感染着一代代青年。

△叶培建院士(左1)

“提这个问题,就是小看我!”

叶培建出生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入朝参战,冰雪交融,艰苦卓绝。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但他的父亲深知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叶培建从少年便立志学习工科,建设祖国。 

“报考大学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叶培建回忆,高中毕业,自己本来准备考航空专业,因为听父亲说,在援朝战场上,我们国家没有飞机,因此填报了北航、南航,而浙江大学“抢先”拿走了他的档案。“我在浙大学的是无线电专业,毕业之后又绕回了航空航天,搞国防事业,还是对路子的!”

后来,叶培建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赴瑞士求学。留学日子里,叶培建埋头苦读,瑞士风景优美、经济发达,这些都没有分散他读书的精力。1985年8月,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叶培建便动身回了国。

回想那段异国求学岁月,后来时不时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从国外回来了?叶培建的回答,简短却铿锵有力:“提这个问题,就是小看我!”

叶培建坦言,“我心中一直有个情结,一定要为国家做点事情,爱国情怀在我这里,不是靠思想教育来的,是与生俱来的,是融化在血液当中的。我从来没有闪过留在国外的念头,因为我有奔头,要为祖国做贡献,也正因如此,不管国外多好,国内多苦,我也要回来!”


叶培建院士(左1)带队赴北京与航天五院部所进行洽谈对接

勇于承担,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啃”下硬骨头

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叶培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载。他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嫦娥五号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

谈及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任务,叶培建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我一生承担过很多任务,最紧张和最艰难的不在探月,而是2001年,资源二号01星发射,我担任的第一个卫星发射总指挥。” 

叶培建回忆,这次任务在上世纪90年代初立项,当时国家的技术基础、人员能力、科研条件与今天是比不了的。“有些设备零件,还是我们自己从无到有研制的,真是咬牙‘啃’硬骨头,一点点‘啃’出来的。”

2004年初,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由叶培建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此前,我国已经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可深空探测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周期短、任务重,有时是几十个小时的连轴转。年过花甲的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队伍,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奔月的梦想实现,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第三座里程碑。

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

敢于创新,他主张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

“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要靠创新,必须要技术上更强大。”这是叶培建始终秉持的理念。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此时,针对嫦娥四号落在月球哪里的问题,出现分歧。有人认为,稳妥起见,应该把探测器落在月球正面。叶培建则提出:月球背面没人去过,嫦娥四号要迈出人类尚未迈出的那一步,“没有大胆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可要实现这一技术,面临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月球始终是正面朝着地球,背面无法和地球建立通讯联系,要降落月背,首要解决月球背面的中继通讯问题。

2018年5月,随着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成功发射,团队心头最大的顾虑终于解决了!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

“我们要做一些‘冒险的事’,去开拓,去创新。”叶培建说,“但是也绝不能傻大胆。”探索创新的另一面,是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叶培建颁发“人民科学家”奖章。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背后离不开无数像叶培建一样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他们诠释了真正的“航天精神”,验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无可限量。


△叶培建院士与孙泽洲参与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

严于律已,几十年来没有迟到过一次

航天有句话叫“100减1等于0”。由于探测器发射到太空后没办法进行维修和更换,一丁点问题也可能招致失败,所以质量必须绝对可靠。叶培建在团队中提出,对质量问题“斤斤计较”,发射前谁能发现、暴露自己的问题,不仅不处分、不批评,还要表扬,不让任何隐患漏网。

叶培建一直记得,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落火时的场景,“我的腰部长期患疾,在大厅里,我站不起来了,缓了很久,因为几天连续在大厅里盯着,一直像是有种精神在支撑着,谁想到这一落火,腰病就犯了,当天下午回来,一躺躺了10多天。”

这种工作严谨、认真忘我的态度,与他做人的坚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叶培建说,“我今年77岁,有记忆以来,没有迟到过一次,不管刮风下雨,迟到的人,在我面前肯定马上承认错误。”

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自己住北京西北角,一次有兄弟单位请他早上9点作报告,地点在北京西南角,很远,几乎要到乡下了。“9点做报告,一般人也许7点半出发,但考虑到北京早上7点多的交通,我7点前就到了。到那里再吃早饭,还能散会步。你看,只要有这个精神,就绝不会迟到,我们团队也没人迟到,严格要求自己,作风非常好。”叶培建自豪地说。

△叶培建院士与南航校友孙泽洲同唱《歌唱祖国》

77岁担任冬奥会火炬手,他希望航天事业薪火相传

今年2月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启火炬接力,叶培建跑第三棒。他感慨地说:“航天事业也要像火炬接力一样,薪火相传。”

事实上,叶培建一直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团队每位成员的特长、爱好和趣事,他如数家珍。谁取得了什么成就,他满是骄傲和欣慰。大家有什么弱项,他也了然于胸。

△叶培建院士(左2)与孙泽洲(左4)参与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

天问一号成功落火后,总设计师孙泽洲给恩师叶培建发来一段信息,叶培建始终保存着,一字一字念给记者听。“叶总,感谢您的培养和教导,每每我遇到困难,您都会为我撑起一片天空……您是我们深空团队的领路人,天问一路走来遇到很多挫折,您给予我们专业技术和帮助,也给予我们精神和士气上的鼓励,帮助我们挡住和屏蔽了很多外界的干扰……” 

孙泽洲曾说,叶总就像大树一样,滋养着、帮助着自己成长。多年来,叶培建敢于让年轻人挑担子,给他们舞台和信心。近些年,他更多是站在幕后,但每次发射,他还是会冲到第一线,给大家“撑腰”。大家都说,叶总就是“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哪怕一句话不说,心里也踏实。

“今天在年轻人心中播下航天的种子,也许明日就会多一位杰出的航天英才。”在众多的头衔与名誉中,叶培建始终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摆在前面。在航天学院,他提出第一个观点是振兴本科教育,第二个观点是教师要做好科研,在教学中不断注入、融合前沿知识。

尽管古稀之年,谈及自己现在的工作和对未来的期待,叶培建精神十足。“首先,作为深空探测的老人,继续参与下一步深空探测的各项工作,比如嫦娥6号、嫦娥7号;其次作为领域专家,继续关注、参与规划国家整体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载人飞船、应用卫星等;还有,作为院士,对航天未来的发展要有长远布局,比如小天体的探测、人工智能的发展等等,还要进行科普工作……”

现代快报+记者 舒越/文 郑芮/制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