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七周年!南京江北新区“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出发”,奔向“最近的未来”

现代快报讯 七年,勇立潮头,奔竞不息!


△推进大会现场


今年6月27日,是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七周年的日子。七年来,新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累计建成40余所学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14万人,吸纳大学生就业超13万人……


△邢正军


6月25日,扬子江畔,南京江北新区召开“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出发”——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推进大会,会上传出一大波好消息,令人振奋。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邢正军,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吴勇强出席大会。在建设江北新主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江北新区立足“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出发”,奋力奔向“最近的未来”。


七年成就

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


创新江北,无界未来。大会伊始,5分钟的江北新区宣传片,缓缓展开一幅产业前景广阔、生态宜居新城的动人画卷,朝气蓬勃、活力无限的江北新主城映入眼帘。


这是勇立潮头的七年,这是锐意进取的七年,这是蓄势待发的七年,这是携手并进的七年……一组组“硬核”数据就是最好的印证。


江北新区自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以来,全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22.1%,较七年前提升7个百分点,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


通过七年拼搏,江北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市第一。七年来,江北新区用绿色构筑发展本底,扬子江生态公园、定山城市客厅、浅山休闲公园、浦口公园、桃湖公园等陆续开放。七年来,江北新区用交通拉近发展距离,累计建成12条过江通道,有“两桥两隧一轨”5条通道正在推进。其中,和燕路过江通道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将于年内建成。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枢纽优势更加明显。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北新区硕果累累,创造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数全国第一,科技成果转化立项数和资助金额多项全省第一,科技型企业融资项目数、融资总额、科技人才集聚数等20余项全市“第一”。江北新区还有2项创新成果获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推广,8项成果获评全省“首创”。新区高企年均增长超过200家。


邢正军表示,七年来新区坚持创新引领、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多项制度成果成效明显,国家级新区气质愈发鲜明;聚焦实体经济,产业地标成为大江北坚强支撑;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了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累计建成40余所学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14万人,吸纳大学生就业超13万人。


成果展示

以“元宇宙”形式,发布“543重大创新成果”


△大会现场


在这片热土,创新无处不在。作为大会的亮点之一,江北新区以“元宇宙”形式,发布了“543重大创新成果”。这是近年来,江北新区围绕自主创新先导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致力攻坚“卡脖子”技术,产生的一批原创性、关键性自主创新成果。现场,一段科技感十足、未来感满满的短视频,带大家直观地了解了“543重大创新成果”。沉浸式的体验,“剧透”了江北新区将带给大家的美好生活,令人期待。


“543重大创新成果”即5项前沿突破、4个重大平台、3项创新支撑,充分体现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其中,5项前沿突破分别是第二代微型双光子成像系统、世界首创“南京造”Xcor瓣膜、全球首台中尺度CO2通量探测激光雷达、X9U旗舰座舱芯片、全球领先NO气体治疗技术;4个重大平台分别是基因与细胞实验室、国家级EDA技术创新中心、“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光电技术创新中心;3项创新支撑分别为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绿色金融创新、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5项前沿突破中,由圣德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结构贴合”瓣膜产品,是目前全球唯一特定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成功开展了全球第一台基于人工智能决策软件的瓣膜手术,极大简化了手术操作,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复杂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为日常手术,造福更多心脏病危患者,守护人类健康。


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体现了新区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更体现了新区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别具一格的“元宇宙”发布,让江北新区向“最近的未来”更迈进一步,也让一幅用改革创新勾勒的美丽画卷在长江之北熠熠生辉。


现场建言

创新再出发,大咖为新区发展支招


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环节之一,三位重磅嘉宾为江北新区发展建言献策。


△祝世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智光电首席科学家祝世宁表示,江北新区七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技术创新方面,他建议新区各界要加快光电子产业规模部署,为未来科技发展打牢坚强基石;在人才汇聚方面,他认为完备的生态发展平台可以快速集聚高端专业人才,因此新区要加速布局产业平台,尤其是建设具备产业应用特色的公共技术平台,从而加速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北新区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始终保持领跑姿态,创造了多项第一。未来,江北新区还要加强与高校联动,以产学研结合共同建设布局新兴产业形态,以资源互通探索省市区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典范。


△林安宁


围绕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发展,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生命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安宁表示,新区要引进更多高端科研人才和尖端技术,持续开展创新型药物研发;要建设国家级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平台,助力新区成为引领性创新型国家级新区;要加强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提升区域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要更有效地吸引高校生物医药专业优秀毕业生,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未来可期

力争2025年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风起扬帆,未来可期!邢正军表示,新区将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按照“三区一平台”定位,以“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为统领,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路径,加速成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杆和窗口。力争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市第一,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将江北新区建设成为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的江北新主城。


邢正军强调,“思想再解放”是必备前提,“创新再出发”是必由之路,“目标再攀高峰”是必然追求,江北新区将锚定目标,持续发力,努力实现“五个方面”跃升:


一是聚焦生态打造,构建科创平台、培育科创森林,全力实现“科技创新突破”,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企等“雁阵”梯队;


二是聚焦动能转换,重构产业格局、重塑产业优势,全力实现“地标产业崛起”,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智改数转”、提质增效,同时推动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三是聚焦城市品质,围绕功能强、形象美、生态优,全力实现“城市建设蝶变”,把南京北站建设作为城建“头号工程”,统筹过江通道、轨道交通、快速路改造等进度,加快北沿江高铁、宁滁城际建设;


四是聚焦开放合作,发挥“双区”优势、融入都市圈发展,全力实现“开放能级跃升”,打造开放程度更高的南京自贸片区,抓好金融、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争取更多首创试点;持续深化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加快形成“试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务全省、贡献全国”格局;


五是聚焦人民关切,更高标准推动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民生事业提质”,按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聚力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提档升级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确保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家高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集精准医疗、医养融合、康养结合为特色的多层次健康医养体系。(南京江北新区供图)


通讯员 徐迪慧 周琴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娟

(编辑 郭子煜)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