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文 储希豪/摄)一池碧水,荷叶飘荡,悠悠的苏州评弹响起,引观众走进江南的夏天……近日,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音舞诗画《一水一墨一江南》在江南剧院成功首演,评弹、昆曲、书画、舞蹈,多种艺术融合,尽显江南之美。如此美丽的音舞诗画如何炼成?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主创,揭秘幕后故事。
音舞诗画中,开启沉浸式江南之旅
幕布拉起,一曲评弹响起,舞台上一位青春洋溢的男孩带着思念开启了他的江南之旅。
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河畔启程,他聆听着评弹与昆曲的优美;在舞蹈的韵律中,感受着长江上《沧浪》的波涛,回《望》《江南春》色;在静谧夜色中,欣赏《元夕》《美人图》;在曲水流觞中,看王羲之挥毫《翰墨兰亭》,笑《桃花庵主》唐伯虎“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江南的四季,融入演员的舞蹈与美妙音乐中,观众沉浸其中,纷纷感叹“仿佛置身江南美景,如梦如幻。”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陈春华介绍,《一水一墨一江南》弱化了传统舞剧的叙事性,而是更注重于逻辑融洽体系下的写意与抒情,在艺术风格上更为诗意化。
在舞美设计上,该剧则采用了抽象简约的写意风格,摒弃繁复的实体背景,通过光影的变换,营造出江南的意象,使整体舞台观感达到和谐统一。“希望通过舞蹈与音乐,展现江南人文风貌,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美。”陈春华说。
历时近三年,创新塑造活力“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首《忆江南》道出了江南美好,但什么是江南?什么才能代表江南?自2019年台本申报至2022年6月首演,《一水一墨一江南》已走过近三年时间,谈及创排经历,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院长潘磊感叹十分不易。
潘磊表示,在对整部剧进行初期构思时,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什么才是江南”。“从诗歌、绘画到舞剧、话剧,‘江南’都是一个常用命题,要怎么推陈出新,做出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江南意象,非常困难。”
团队考虑到,人们常见的江南意象符号总是“小桥流水人家”,但其实江南不止是温婉,它也充满力量和活力。“因此《一水一墨一江南》以男子独舞串联全场,我们想要表达的江南,是一种更加富有生机的美,相比女子舞蹈,男子舞蹈更能表达这一点。”潘磊说。
此外,本次演出启用的演员中不少都是新招募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对江南文化不甚了解。潘磊说,排练时也是边排边讲解,演员们在学习中成长。“不少演员从表演中慢慢了解了江南文化,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戏曲、舞蹈、民乐融合,传统艺术的无限可能
评弹、昆曲、书画、民乐、舞蹈,让观众没想到的是,这么多种艺术竟能融入在一部剧中,而且还十分唯美。
陈春华介绍,在第二章《梦江南》中,加入了一段昆曲《牡丹亭》选段,演绎的是《游园惊梦•皂罗袍》。“我们最初是有想过把《牡丹亭》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经过多番尝试后都觉得不行。”陈春华说,舞台最后选择了以男孩穿越进入《牡丹亭》的情境之中,达到舞蹈和昆曲的无缝衔接。
此章中女子舞蹈《美人图》也相当惊艳,女舞者立于卷轴前,宛若是画中美人脱画而出,灵动飘逸,有着十足美感。潘磊表示,这段内容是主创团队在创作中受到了唐伯虎《仕女图》的启发而编排,另一支舞蹈《元夕》则是表现大唐时期元宵节时,女孩子化妆、穿衣、出行的场景,非常生动。
“传统艺术其实也有无限可能,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剧作,甚至做成一个文旅项目,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互动起来。”潘磊说,未来《一水一墨一江南》还将继续打磨精进,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表演。
(编辑 蒋文嘉)
- 南京
- 2022-06-30 22:58:27
- 南京
- 2022-06-30 22:56:39
- 南京
- 2022-06-30 22:55:30
- 南京
- 2022-06-30 22:54:14
- 南京
- 2022-06-30 21: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