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不敢转不会转,缺复合型人才咋办?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督办重点处理代表建议促企业转型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数字经济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年牛玉华、徐希强、沈彬、胡歙眉等人大代表提出了4条建议,关注聚焦于“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9月16日上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代表建议督办座谈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等厅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有关建议办理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出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举措】

一揽子政策支持,为企业转型吃下“定心丸”

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64.8,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中国软件名城数量全国第一,工业互联网应用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数字经济成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企业转型,最怕有心不敢行动。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胡学同表示,针对代表提出的“不敢转”难题、加大对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财政支持力度等建议,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咨询诊断、引导产融合作等,多措并举为企业转型发展增添新活力。

在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方面,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12.7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培育、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攻关、重大技改投资等225个项目投入,市县财政配套约60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实践。截至6月末,2022年江苏省450项重大工业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59.2%

为企业实施免费咨询诊断服务,目前已有1.8万家企业启动诊断任务,5140家企业完成,计划年内完成2万家。同时鼓励支持产融合作发展,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打造金融产品、服务库,支持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截至6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823亿元,占制造业贷款31.05%,较年初提升1.47个百分点。



△座谈会现场

聚焦专业型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针对代表提出的缺少复合型人才的建议,省人社厅为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人才政策体系,出台了《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服务数字经济强省战略》等系列政策举措。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李志宇介绍:“我们建立了多维联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事业编制人才‘周转池’,建立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同时,聚力培养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和数字工匠。”据悉,今年,人社厅已支持36所技工院校新增62个数字技能类专业,新增数字技能人才6.81万人次,全省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次以上。

省教育厅也从专业设置方面出发,强化相关专业建设。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全省超过80%的高校开设有制造业相关专业,并根据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稳步增设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专业。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兆臣说:“我们支持高校联合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采取‘校内中心+校外基地’模式,合作共建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公共平台。”

同时,省教育厅与省工信厅联合共建3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学校参加“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试点,至2022年3月,全省4所本科、55所高职、49所中职参加相关试点,参与学生16000余名。

完善配套服务,实现企业和人才“双赢”

针对代表提出的“不会转”问题,相关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服务措施,更好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省工信厅启动编制分行业实施指南,结合行业特性和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和关键环节,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找准实施路径。培育一批标杆示范典型,全省累计建成214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38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639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3292家省星级上云企业,23家“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9家工厂、17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数量全国第一。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有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交流合作。引培一批专业资源,建立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

为了助力企业更好地转型,降低风险,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也积极为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副局长邱志强说:“我们正在完善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今年1-8月累计帮助近8.06万户企业解决了3638.9亿元融资,平均利率4.41%。”此外,改局还将进一步加强拟上市企业梯队建设,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省人社厅推出优化数字人才精准服务。探索推行江苏人才“苏畅卡”,打造服务数字经济领域等高层次人才专属身份标识和权益凭证。在“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开设线上人才服务专区,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站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助力数字经济等领域产才精准对接。 

(图片来源  曹伟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