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9月18日上午,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苏浙运动场,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在秋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青春。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以“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题,为全体2022级本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几句亲切的开场白后,胡金波从“识读大学,识读南大”“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三方面进行授课。
识读大学,识读南大
“何为大学?大学是传承和研究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圣地。”胡金波首先阐释了大学的内涵。他指出,大学之“大”,大在使命重大、理想远大、精神伟大、胸怀阔大、文化博大、学问弘大、师爱恒大、声望高大。大学之“学”,学在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学问、学生。
△胡金波
“何为南京大学?”胡金波用五句诗介绍了南大的学府、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学子。他指出,南京大学是“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学府,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学者,有“善学尽其理,为研究其难”的学术,有“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学科,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学风,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学子。
胡金波阐述了建设“第一个南大”必须把握的“九个第一”,解读了寻根性办学的内涵。寻根性办学,是寻“视教育为生命,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为弟子”的初心之根,是寻“和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的使命之根,是寻“宽德养士、至乐成学、吾道在国、与世恒新”的精神之根,是寻“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文化之根,是寻“追求卓越,最好本科”的成长之根。
学校党委提出,最优资源向新生学院集聚,最好条件为新生学院提供,最好本科在新生学院奠基,最佳形象在新生学院展现。那么何为“最好本科”?胡金波指出,“最好本科”旨在构造”一方池塘”;“最好本科”重点在点燃“一束火焰”;“最好本科”贵在敲打“一块巨石”;“最好本科”要在推开“一扇窗户”。
胡金波强调,南大为打造“最好本科”而着力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让大学成为产生美好故事的地方、提供外在自由的地方、滋润生命成长的地方、让人终身难忘的地方。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南大把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化,就是要培养“真人”,即“纯真之人”“求真之人”;“善人”,即“容人之人”“爱人之人”;“美人”,即“尚美之人”“甜美之人”;“正人”,即“正派之人”“正义之人”;“能人”,即“鲜活之人”“创新之人”;“健人”,即“健康之人”“健美之人”;“个人”,即“独立之人”“独特之人”,为同学们提供“自由”“平等”“自然”“担当”“激活”“开放”“区别”的教育,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志在“国家强”是一代代南大人的光荣传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一代代南大人的自觉追求,个人成功的所有果实都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在新生第一课上,胡金波从全面理解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实践要求、主动增强行动自觉的角度,为同学们做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的系统领学。
胡金波指出,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核心要义,首先要理解“心系‘国家事’”,就是“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要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内容,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就必须围绕人民办好南大、依靠人民办强南大、让人民共享南大的发展成果。其次,“肩扛‘国家责’”就是肩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关键是要肩扛起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职责,作为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南大必须在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深刻把握实践要求,一是要强化“自觉追求”,要强化政治自觉,始终以人民为重,以国家安全为大,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情感自觉,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实现行动自觉,敢为人先,上下求索,不断创新,有所建树。二是要努力“再创佳绩”,要突出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着力立德树人体系的完善,加强立德树人队伍的建设。三是要主动“争做表率”,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学科支撑上争做表率,在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规律和搭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上争做表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南大原创、南大名家、南大学派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
主动增强行动自觉,就是要“守住魂”,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提增神”,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同时和推动“第一个南大”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聚焦人”,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不折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南京大学的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致力成”,激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让自己永远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胡金波寄语新生们,“从这里开始,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作出不寻常的贡献,实现不一样的精彩”,并从三个层次诠释了如何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从“识读南大”开始,实现“起点”不一样的精彩。胡金波表示,同学们开始南大校园生活后,会发现这十件事情不会错:见人称师、爱生如己、视校如家不会错;扬名成家、扬长避短、扬清抑浊不会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以美生美不会错;攀最高峰、吃最大苦、求最优解不会错;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济困扶危不会错;精神饱满、精益求精、精彩纷呈不会错;静待花开、善于留白、红专并进不会错;说你不对、自我否定、不断扬弃不会错;出手就出彩、执行并执着、完成即完满不会错;严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探究出高见不会错。
从“融入南大”开始,实现“过程”不一样的精彩。以“臻美”融入生活,让“生活过程”不一样精彩;以“求真”融入学习,让“学习过程”不一样精彩;以“尚善”融入实践,让“实践过程”不一样精彩;以“崇爱"融入成长,让“成长过程”不一样精彩。
从“出彩南大”开始,实现“结果”不一样的精彩。做既有美好情感又有大爱情怀的奉献者;做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思维深度的思考者;做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卓越见识的创新者;做既有新颖想法又有具体办法的实践者。
“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生动鲜活,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秉文书院王语叶说,在成年的起点与南大相遇,倍感荣幸,能够在古老又年轻的鼓楼校园里开启一场寻根之旅,对于每一位“小蓝鲸”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祝福,她希望自己可以永葆好奇与热情,在南大这个平台上挖掘潜能、拓宽视野、锻炼综合素质,找到今后人生坚实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安邦书院朱文婧说,南大精神经过岁月的淘炼,化成一束光打在大一新生的心中,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愿与南京大学同行,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李烨婧 廖湘骥 王丹宁 现代快报+记者 于露 摄影 佘治骏
(编辑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