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到40天。作为东道主,北京和张家口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冲刺准备,即将迎接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众多外媒也将目光汇聚中国,热切关注这场冰雪盛会的来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给世界带来更多活力与信心。
一切已准备就绪
俄新社近日报道称,北京各处安装的冬奥会倒计时牌显示,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到50天。该社指出,随着第24届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中国承诺,所有场馆设施都将做好充分准备,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报道称,北京冬奥会的一切已准备就绪:冬奥会火种已从希腊抵达北京,奖牌、服装和火炬设计已向公众展示,吉祥物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早已广为人知。中方为各国代表团准备的防疫手册已制作完成,各个场馆也都举行了测试赛。明年1月27日,中国将开放奥运村,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俄罗斯《劳动报》网站近日报道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计划使用的场馆,到目前为止都已建造完成,准备投入运营。国家速滑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冰面。北京有7座场馆使用了这种世界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它能把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以避免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这种制冰技术代替了对环境不利的传统方法,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可以节省40%以上的能耗。此外,还可利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制备温度为60至65摄氏度的热水,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绿色低碳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外媒报道的热点。路透社介绍,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场馆提供了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等清洁能源,此外张家口将在冬奥会期间在赛区投入655辆氢燃料公交车。英国《独立报》刊文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肯尼亚主流媒体《民族报》刊文,高度评价中国为举办“安全、开放、清洁、绿色”奥运所作的不懈努力和瞩目成果。文章称,冬奥会首次使用绿色能源,将体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启动综合计划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为与会人员提供疫苗,中国严密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为运动员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冰雪运动热起来
拉美社报道称,自10月以来,由于许多涉及国内外运动员的预选赛启动以及各个比赛场馆和保障服务的测试进行,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北京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厚。有关北京冬奥会的消息在中国各大媒体上呈现,而在社会层面,这一体育盛事通过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更好地推广冬季运动而更受期待。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赏中国通过“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显示,2020—2021雪季,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共184个地级市开展了超过1200场次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人数规模近亿人次。
不少外媒注意到,在中国,随着冰雪运动成为“热运动”,冰雪产业也成为“热经济”。《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越来越近,中国滑雪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分析认为,随着人们接触滑雪的机会增多,这一市场所覆盖的客户群体将由滑雪爱好者和高收入人群逐渐扩展至更大范围。欧美体育用品公司看好其中商机,纷纷赴中国拓展业务。中国滑雪市场被广泛看好,原因除了中国疫情控制较好以外,还有其休闲市场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滑雪爱好者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民间商机不断显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根据欧盟中小企业中心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滑雪产业到2022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39.7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80%以上。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从2015年的2700亿元迅速增至2019年的4200多亿元。到2025年,预计中国冰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1/5。
展示国际合作决心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个别西方国家相继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加入美方主导的这一行动。
在此之前,路透社也引述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庞德的表态称,“从一个能举办一场有组织、出色的奥运会的东道主角度来说,中国绝对没有问题,”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非常好、非常有组织的国家。”
“中国致力于在2022年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包括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保护各国运动员。中国还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即放弃大型仪式,不大量邀请国际观众。尽管中国做出这些合理和负责任的努力,但西方媒体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一再不负责任地指责中国。”希腊“现代外交”网站刊文指出,美国对待北京冬奥会的态度有道德缺陷,显然是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考虑。然而,这种地缘政治算计注定会失败。
目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表示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此外,还有不少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王室成员注册出席北京冬奥会。同时,韩国、南非、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多国也都通过不同方式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挪威将派出一个由运动员和支持人员组成的3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白思娜表示,挪中两国近年来在冬季运动方面的合作,生动地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精神。“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家参与冰雪运动,各国之间应当交流互鉴、携手合作”。
《民族报》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把人们聚在一起,弥合历史、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分歧,建立国家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北京冬奥会,中国展示了其国际合作决心。
本报记者 严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