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南通:创新链产业链双融合,产业升级动能强劲

抓大项目,抓好项目。2021年岁末,南通项目建设晒出“成绩单”,数字令人振奋:

省级重大项目数保持全省前列,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4个;新认定科创项目246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37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8.2%。产业项目与科创项目融合并进的势头已起!



如果把项目建设比作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那科技创新就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近年来,南通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实体经济根基进一步筑牢,重点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强,经济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创新赋能的快车道。

聚力补链,构建科技企业集群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在现有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梳理出16条优势产业链,聚力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五大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计划通过2-3年时间,16个产业链总产值规模力争达到8000亿元。为此,市委、市政府建立了“8+8”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工作机制,由挂钩市领导任“链长”,并组建工作专班。

要培育和壮大产业链,必须持续延链补链。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其上游有装备、材料,中游有设计、制造、封装,下游有整机生产。依托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行业龙头企业通富微电,南通打造了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龙头企业发挥出“强磁场”作用,吸引中科仪设备、富创精密制造等一批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产业高地之上,不仅要有“盆景”,还要有“森林”。近年来,南通不断壮大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科创板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标杆的创新梯队,着力构建铺天盖地科技企业集群。



2021年,南通将科创项目与产业项目同时推进,首次开展全市科创项目考核,全年认定科创项目246个。“我们不谈投资、用地,而是将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作为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市科技局副局长林伟说,在科创项目引培中,南通更看重科技含量。“科技创新一定是做‘后天’的事,今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明天有可能成长为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

南通市级层面有号召,各大板块有响应:海门区坚持链式招商,围绕“12+2”产业链,全力招引行业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去年实现新签约项目116个,总投资超1700亿元;南通开发区研究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能源“3+1”主导产业方向,精准实施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崇川区聚焦科创抓对外招引,新招引市外高企34家。

聚能强链,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得益于延链补链,南通多条产业链逐步趋于完整,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纺、集成电路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去年1-10月,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上的284家重点企业实现应税销售2738.1亿元,同比增长32.9%。

伴随产业发展,短板也同时显现: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技术转化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南通鼓励“链主”企业加快各种形式的核心技术攻关,努力突破瓶颈制约。

2021年,南通在全省率先实施“揭榜挂帅”机制,聚焦16个重点优势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把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以张榜形式向社会发布,“招贤”揭榜攻克难题。首批10个联合发榜项目中,“卡脖子”技术9项、国际领先原始创新技术1项。“揭榜挂帅”中的联合发榜企业均为各产业链核心企业。例如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与揭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南通大学合作攻关国际首创的冰粒射流除锈技术,一旦成功,将有力推进南通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链重构和国产替代,进而对我国船舶海工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组建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也搅动了创新主体“产业强链”的一池春水。由通富微电牵头组建的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20多家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为重点,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精准实现创新技术与成果在产业链上的转移转化。目前,由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牵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也在筹备组建中。

强产业,先要强基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产业门类较齐全的优势,南通正加快实施强基工程,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五基”瓶颈短板,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提升产业链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勤修内功,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要集聚项目,更要涵养生态,留住人才、留住项目。去年4月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后,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一流创新生态的号角在江海大地愈发嘹亮。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离不开政策的支撑。2021年,南通出台人才新政3.0版,形成招才引智强磁场;出台“创新30条”,聚焦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对市“揭榜挂帅”项目、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合作、企业购买成果,均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市科技局副局长孙青山介绍,其中,对产学研合作的补助金额为全国最高,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也是省内各设区市中最高的。

“真金白银”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果初显。以“揭榜挂帅”为例,首批11个发榜项目发榜金额共计5720万元、第二批拟发榜项目发榜金额6560万元,其中企业支出分别为1635万元、2415万元。这是近年来南通首次出现企业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的情况。近几年,南通企业与高校签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也在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

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围绕打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载体,南通全力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载体建设,2021年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众创空间20家,总数全省第三。通光集团、铁锚玻璃、中天海缆被新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增至1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

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离不开基金的引导和投资的推动。2021年,南通组建市科创投资集团,设立南通创新发展基金,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下一步,南通还将研究出台产业链专项基金,解决关键产业链节点企业的融资难题,加大产业链群发展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新基建和投资带动关键产业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