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甘肃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2处。博物馆231座,可移动文物42.34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74万件(套)。各类纪念馆63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466件(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历史遗珍和红色遗迹遗物星罗棋布,无声胜有声,深情讲述着甘肃故事,永续着千年文脉。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就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展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战略部署。
“甘肃文物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各项部署落实落地,不断推进新时代甘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表示。
保护第一 科学谋划 留住根与魂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甘肃省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近年来,甘肃在健全文物保护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省级文物保护规章办法陆续出台,各地文物保护制度不断规范,为依法开展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嘉峪关
甘肃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谋划实施文物保护重大工程。
5年来,甘肃省共投入资金25亿多元,开展各类文物保护维修项目724项,国保单位和重要省保单位险情基本排除。
依托河西走廊天然地理单元,立足其在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全国首个集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创新利用于一体的国家文化遗产线路——“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进展顺利,获国家支持项目11个、资金7000多万元,已启动实施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张掖东仓、武威文庙等重点保护利用项目。
“2021年9月底前完成甘肃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险情;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主动开展预防性保护,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按照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石窟寺保护工作压茬推进,实施昌马石窟环境整治、马蹄寺石窟数字化等一批综合保护利用项目,整体提升“甘肃石窟艺术之乡”美誉度。
编制完成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甘肃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省份。玉门关、嘉峪关长城、哈达铺红色小镇、会宁会师旧址、大地湾遗址、马家窑遗址等84个建设项目正在加快进行。
追溯本源 探索未知 成绩斐然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
6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项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4项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5项荣获“田野考古奖”,4项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开展人类起源与演化、农业起源与扩散、文明起源与传播、国家起源与发展、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系列重大考古工作,考古人在甘肃的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厘清了早期人类的起源演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2019年,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成为目前东亚首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取得重大进展,也是国际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受到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对陇西黄土高原东部的水洛河、清水河和葫芦河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20余处旧石器地点,基本建立起甘肃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西部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以来(距今20-1万年前)旧石器考古年代框架,为探讨该地区石器技术的演变、人类行为的发展、人类适应性行为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提供了关键材料。
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现场
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慕容智棺木实验室清理
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点对陇东地区揭示中国早期社会的圪垯川遗址和实证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的南佐遗址、桥村遗址进行了考古研究,专家认为,圪垯川、南佐、桥村等重要考古发现显示了陇山两侧是仰韶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布区域,是距今5000年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也是探讨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化进程的关键区域。
礼县鸾亭山遗址、西山遗址、大堡子山遗址、六八图遗址、清水李崖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张家川西戎贵族墓地、秦安王洼墓地、漳县墩坪墓地和宁县石家墓群等一系列早期秦文化或与秦文化密切相关的西戎和周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使该区域两周时期的文化面貌更加清晰,为解决前所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
依托“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对西城驿遗址、缸缸洼遗址和火石梁遗址的发掘,确认命名了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西城驿文化,构建了黑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和发展谱系。
首次确认吐谷浑文字、吐谷浑蓬子氏家族墓地;首次发现数量巨大且保存完整、种类多样的唐代丝织品……多个首次让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群的发现,生动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并从中窥见归唐吐谷浑人思想观念、物质生活、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创新发展 融入大局 滋养社会
甘肃有博物馆231座,珍贵文物117470件/套(实际数量251890件)。“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各类临时展览超1000个,开展“四进”、研学等社教活动1.2万余场次,接待观众1.5亿多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特色鲜明的全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
施行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展人制度,以博物馆新馆建设和旧展改陈为契机,指导各馆立足馆藏特色,举办类型丰富的展览,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
铜奔马
大堡子山金饰片
以甘肃博物馆联盟为依托,省市县三级博物馆通力合作,与省外友馆积极协作,整合藏品资源,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打造“让文物活起来”“国宝省亲”“敦煌艺术进校园”3个特色系列展览品牌。
引进“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展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展,将崭新的文化产品送给陇原人民。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举办的“敦行故远”“丝路孔道”“国色初光”“竞为华观”等展览,受到广泛好评。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促进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爱国情怀的培养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甘肃各博物馆均设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专门场所,与教育部门建立协同机制,与学校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创意一个系列主题、策划一个专题展览、编写一套主题教案、开展一批社教活动、设计一个研学精品课程、打造一个社教优秀品牌”的“六个一”,把博物馆与中小学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有机结合,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据统计,甘肃省的博物馆平均每年共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2400场次、人数近10万人次。
系统保护 齐抓共管 传承红色基因
甘肃革命文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分布广泛且特色鲜明,其中以陕甘革命根据地、长征、红西路军有关的文物最具影响力。
苏维埃政府财政人民委员印章、王孝锡烈士遗书、桦树皮归物单……榜罗镇会议旧址、会宁会师塔、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件件珍贵文物、处处革命遗迹,记录、见证着革命历史,承载、传递着初心使命,是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宝贵财富。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甘肃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处,增加编制5名。省财政将市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发改部门将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列入重点支持对象。党委领导、部门协助、区域联动、齐抓共管的革命文物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甘肃持续推动革命文物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从本体保护向周边环境一体保护转变、从单一文物点向线性和片区文物整体保护转变,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又突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存革命文物真实历史风貌。
深入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和保存状况,建立革命文物数据库。持续完善各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明确保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文物安全。2021年,甘肃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第一批珍贵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公布,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466件(套)。
2017年以来,甘肃累计投入1.2亿元,先后实施南梁陕甘边革命政府旧址、两当兵变旧址、三岔毛泽东同志长征宿营地等近100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革命文物基本排除重大险情,保护状况显著改善。
实施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榜罗镇会议旧址、两当兵变旧址等长征线路重要节点保护利用工程,打造哈达铺会议旧址保护利用样板,逐步形成9大保护节点、3条集中展示带、9个核心展示园互为支撑、互相串联的长征文物保护展示体系。
陕甘片区、陕甘宁片区(庆阳市)和西路军片区(甘肃段)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有序推动习仲勋旧居、西路军永昌战役遗址等54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形成统筹规划、连片保护、整体展示、梯次利用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态势。
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优势,服务好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互联网+革命文物”新模式。会师塔下,唱红歌、看演出、参观纪念馆、听红色故事,会宁已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感悟初心、接受教育的首选地。
会宁、南梁、哈达铺等地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做好本体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阐释和研学等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成果迭出
“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被莫高窟人铭记着。
依托敦煌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组建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积极推进文化遗产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省部级以上文物保护研究课题65项,高效完成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工作任务。
《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修编和甘肃石窟遗产监测中心、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施敦煌壁画修复、抢救保护、文物数字化、基础设施改善等综合保护利用项目百余项,在敦煌研究院院管六大石窟全面推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并在全省石窟寺推广应用,持续扩大“中国特色、敦煌经验”覆盖面。
莫高窟158窟壁画修复工作现场
2019年,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合影
科学编制《敦煌学高地建设专项规划》,实施敦煌学研究领先计划,提升完善敦煌学学科体系,深入开展敦煌书画、敦煌建筑、敦煌乐舞、敦煌医学、敦煌服饰、敦煌菜系等门类研究,实现成果迭出、领先国际。
拓宽敦煌学研究领域,形成敦煌学与经济、社会、哲学、历史、地理、民族等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格局。建设敦煌学国际研修中心,建成“敦煌学信息资源”和“藏经洞出土文献”数据库,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
发挥敦煌论坛和《敦煌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一论坛两期刊”品牌力量,扩大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牢记嘱托,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莫高窟一周年之际,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传承创新研讨会、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2020中国长城论坛,推出“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并在甘肃省巡展,组建“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30多场次;两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在故宫举办“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并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是甘肃文博人砥砺奋进的不竭源泉和无穷动力。
(编辑 吴嫣然)
- 热点
- 2022-06-07 09:39:43
- 热点
- 2022-06-06 20:24:23
- 热点
- 2022-06-10 20:33:33
- 热点
- 2022-06-10 2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