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向东行驶约60公里,就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边缘的伊迪尼村。“以前我们这里常年是满眼黄沙,戈壁上几乎寸草不生。”伊迪尼村牧民阿卜杜说,“自从种上了‘牧草之王’,牛羊有了充足的食物,环境也好起来了。”
阿卜杜所说的“牧草之王”,是中国畜牧专家传授种植的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豆科草本植物,禽畜食用后增膘长肉快。根据当地习俗,男方向女方提亲时,需要给女方家至少10只羊作为彩礼。阿卜杜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条件有限,只养了5只羊。因为没有足够的饲料,其中3只很快死了,另外两只也是骨瘦如柴。中国畜牧专家的到来,推动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现在我养了10只羊,只只膘肥体壮,很快就能娶媳妇了。非常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阿卜杜的脸上满是笑容。
畜牧业是毛里塔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该国超过80%的土地被沙漠覆盖,每年旱季长达9个月,全年降雨稀少,草场沙漠化十分严重。阿卜杜和许多村民起初都认为,沙漠上无法种植植物。
2016年,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始试运营。中国专家采用固定式高杆喷灌、固定式微喷以及喷灌带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使用牛羊粪等有机肥改良土壤,经反复实验攻关,终于在2017年4月成功种植出了第一批紫花苜蓿。这批紫花苜蓿平均生长期约30天,每亩年产紫花苜蓿风干后可达2吨以上。
如今的伊迪尼村,近千亩的紫花苜蓿茁壮生长。解决了草畜平衡问题,伊迪尼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其他地方的官员和牧民们经常到这里学习紫花苜蓿的规模化种植技术。
阿卜杜清楚地记得,2018年时任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来村里视察时的情景。当阿齐兹看到生机勃勃的紫花苜蓿时,特意弯下腰,触摸着顽强生长的紫花苜蓿,说道:“这还是原来的沙地吗?居然能长出这样好看的紫花苜蓿。”
“感谢中国专家带来的‘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村子的面貌。”看着自家的羊群欢快地啃食着紫花苜蓿,阿卜杜喜从中来。
(编辑 张爱红)
- 热点
- 2022-07-08 18:18:58
- 热点
- 2022-07-08 18:17:59
- 热点
- 2022-07-08 18:17:31
- 热点
- 2022-07-08 18: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