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超预期因素冲击陡然增加,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面临新挑战。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做好就业、社会保障、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更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实际增长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这是来之不易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
稳岗位扩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我对一个科研助理岗位很有意向,经历多轮笔试、面试,7月份签署了入职协议。”福建农林大学应届毕业生黄彩翔说,求职过程中,学校帮忙推荐了多个岗位,帮助很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高位,其中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为历年最高。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
推出社保降费率、缓缴费政策,仅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一项就为企业减负超800亿元;高标准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1至6月共向58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331亿元……一系列稳岗位政策实施见效,助力企业渡难关稳就业。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特别是城乡困难人员就业稳中有增,1至6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万人。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带动居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576元,同比增长4.7%;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3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
张莹表示,从走势看,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就业形势有望继续回暖。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面临挑战,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仍需付出努力。
政策护航,筑牢就业底线。实施政策落实快办行动,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实施缓交社保费“即申即享”,推进就业补贴“直补快办”,以暖心服务释放更大政策效益,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岗扩岗。
服务帮忙,畅通就业渠道。针对高校毕业生,全面启动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提供“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专项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聚焦残疾、低保家庭等困难人群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送保障。
“各级人社部门将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加强调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努力完成各项就业目标任务,努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张莹说。
强弱项补短板,兜牢民生底线
“多亏好政策,让我们家及时得到帮扶,生活不再犯难。”今年5月份,广西南宁市金陵镇兴贤村脱贫户黄少泉因车祸住院,刚开始还担心住院花销大,没想到在医疗保险、防贫保险层层保障下,自费不到3000元。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真帮实扶行动、真金白银投入打出政策“组合拳”,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防贫抓得紧,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一些脱贫户面临返贫风险,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挑战。
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简化识别程序、及早落实帮扶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截至6月底,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23万人,同比增加160万人。
“我们将通过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说。
——救助跟得上,实现急有所纾、困有所扶。
把宝贵资金用在民生急需上,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6.8亿元,比上年增加70.6亿元;第一时间解燃眉之急,截至6月底,已临时救助因疫遇困群众147.9万人次,临时救助未参保失业人员1.9万人次……救助跟得上,民生之底才能兜得住、兜得稳、兜得好。
“我们将重点加大对困难群众特别是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指导各地开展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民政部新闻发言人贾维周说。
——织密保障网,确保应保尽保、兜牢底线。
“生活有低保还有养老金,住进幸福大院,有人帮忙洗衣做饭,身体越来越硬朗。”河南南阳市桐柏县黄岗镇幸福大院里,66岁的李明俊老人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做体检。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国不断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筑牢民生底线。
守底线,保证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生活补贴,保障基本生活;上半年,为1600多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努力确保老有所依;向620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02亿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提标准,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截至5月底,城乡低保标准同比分别提高5.5%、7.6%;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长7.5%,社会救助和补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2%……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人社部将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工作,指导各地落实社保帮扶政策,确保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
稳物价保供应,惠民生安民心
物价稳则市场稳、民心稳。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世界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和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对国内输入性通胀影响加大。再加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物流受阻,稳物价面临新挑战。
关键时刻,各地区各部门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全力稳物价保供应。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
“物价稳则民生稳,这是从容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稳住国内基本盘的重要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
展望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受国际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物价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
供给能力稳定,稳物价有底气。当前,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能力总体充裕,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夏收小麦产量高、品质好;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产正常、供给充足,保供稳价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应对机制完善,稳物价有信心。“近几年,经过应对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实践、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冲击的实践,各地保供稳价工作体系逐渐完善,预案逐步成熟,调控手段更加丰富,部门间、地区间的协调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应急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万劲松说。
政策落地落实,稳物价有能力。万劲松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密切跟踪物价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走势,持续加强市场调控,抓好各项保供稳价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必要时适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充分发挥猪肉储备对稳肉价、稳物价的作用。以煤炭为“锚”继续抓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通过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强化市场预期管理等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编辑 邵倩倩)
- 热点
- 2022-08-14 10:55:38
- 热点
- 2022-08-14 10:55:20
- 热点
- 2022-08-14 10:54:24
- 热点
- 2022-08-14 10: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