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

央广网北京9月4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

今年夏天,敦煌莫高窟的“飞天”专题游览线路正式运营。观众只需借助手持终端就可以在欣赏8个实体洞窟的同时,和飞天“同框”合影,体验3个虚拟飞天场景和2个虚拟全景洞窟。科技赋能让文物“活”了起来,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了。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透露,数字化科技创新下的线上参观正在让博物馆主动走到游客眼前。

苏伯民:我们现在也逐步探索,就是实体洞窟虚拟化,通过技术可以把它放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让世界各地的人能了解莫高窟这种多元文化。

文物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和利用。十年来,我国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我国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

金瑞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大美亚细亚”“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

十年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021年,讲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的心,成为“一票难求”的年度爆款。舞蹈演员张翰是画家王希孟的扮演者,他说希望能带着信仰和敬畏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

张翰:历经900多年,希孟发现自己的画依旧保存得如此完好,这是一代一代人把画给保存好、传承好的。我(演)到那儿的时候每次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观众也是。

舞动的“青绿”点燃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过去十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广受欢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等多部戏剧力作叫好叫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遍”全国,场场爆满。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负责人周汉萍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周汉萍: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散发出时代魅力。越来越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时代潮流和精品“爆款”,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更具深度、更具潜力。

就在几天前,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刚刚落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和团队在展会现场展示了皮影首饰等上百种皮影文创产品。

李娟:比如有皮影的簪子、皮影的耳钉,通过这么多的创新,让皮影能走进千家万户,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传承人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过去十年,不只是皮影戏,在世界舞台上,中华文明“高光时刻”频现。“二十四节气”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说,要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可感知、被人懂、为人用。

王晨阳:传统工艺产品的品类日益丰富,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新的广泛应用。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促进脱贫攻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诞生百年。2022年,站在新的百年之际,“考古热”“文博热”“非遗热”,国宝们不断以各种方式“破壁”出圈,承载着文明,也传承着文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带着寻根与创新,不断点燃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