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为中秋文化赋予更多时代价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神州大地共赏明月,共寄团圆之思。

从秦砖汉瓦到唐风宋韵,一轮明月盛满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化乡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延续千年的情感认同,使中秋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人过中秋,为我们留下一句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诗篇和生动有趣的民俗传统,今天我们过中秋,又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民族精神,文化为魂,过好今天的中秋节,就要在文化涵养上多下功夫。江苏各大博物馆通过非遗技艺体验、观赏古人“花前月下”传统拜月典礼、制作中秋灯笼等活动,文化让“月夜”越美丽;福州鼓楼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活动,人们在看非遗表演、尝特色月饼、听家风故事中,更好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秋蕴含着中国人对阖家团圆的希冀守望,有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我们过中秋佳节,是在变迁的时代感受团圆的温暖和力量,在变化的时间里感悟不变的文化基因,是精神寻根、是文化传承,这也是节日的价值所在。

时移世易,在新时代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了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也会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对国家、对同胞的热爱与信赖。中秋节前夕,四川泸定遭遇地震,武警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消防战士搭桥渡河挺进震中,“不放弃任何一点可能”;康定的血站外,人们排起长队,只为救同胞……为了灾区的人民能早日重建家园,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更是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这是“月圆情更圆”的涵义,是“千里共婵娟”的真谛,也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懂得“团圆”的价值。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团圆意识,从渴望家的团圆、家人团聚,到祝福国家富强、民族团结,这种情感与中秋节始终相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好”成为14亿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信条。戍守边疆的军人,他们守护脚下的热土,才有山河无恙;坚守岗位的公安民警,他们为了万家平安而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秋团圆”中蕴藏着博大的家国情怀。传统佳节绵延数千年,家国情怀依然是鲜明的底色,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秋节背后的民族文化情感依然质朴而深沉。

文化如水,源远流长;明月如镜,映照古今。中秋佳节所带给我们的,是团圆的喜悦,是传统文化的滋润,也是家国情怀的激励。在这个神州月圆的深情时刻,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积聚向前的力量,为小家和大国拼搏,为美好的未来奋斗。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