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29日电 题: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的魅力——美国人林登在中国追梦记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丁怡全、郑博非
云南大理,在洱海之滨的喜洲古镇,喜林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不久前,美国人布莱恩·林登在这里度过了60岁生日。他说:“这里就是我的家。”
喜林苑本来是民国时期喜洲富商杨品相的宅院。10多年前,林登携妻挈子来中国追寻梦想,将这座当时破落失修的老宅“修旧如旧”,作为精品酒店和中外文化交流驿站。
10多年来,喜林苑已接待世界各国游客20多万人次。林登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外国人感受到中国的魅力。”
“对不起,我不知道中国在哪儿”
林登很多时间都跟客人和村民待在一起。行走在喜洲古镇,无论对熟悉的朋友、村民还是陌生的店主、游客,他总是热情地向对方问好,用流利的汉语关心熟人的工作生活近况,问游客玩得开不开心。
8月27日,云南大理喜洲古镇,近处为喜林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林登来自美国芝加哥。他和中国的故事,要从38年前说起。
那时,他对中国一无所知。因出身贫寒,他白天帮人洗地毯挣钱,晚上读夜校。有一天,他到一位刚从中国返回的大学教授家中洗地毯,教授请他帮忙把一个标记插在世界地图中国的位置上。他一脸茫然:“对不起,我不知道中国在哪儿。”
“年轻人,难道你想一辈子洗地毯吗?”教授和他聊了起来,提到中国希望从美国请一些英语老师,问他要不要考虑一下。林登觉得太不现实了。但没过多久,他又在夜校看到了中国资助留学的海报。这次他鼓起勇气申请,还真被录取了。1984年,林登第一次来到中国。
初到中国,机缘巧合,他曾被请去主演一部中国电影,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后来,他成为一家美国媒体的驻华记者,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进程。
“那时候,我喜欢坐火车去旅行,在火车上度过了250多个日夜。”林登说,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丽山河和风土人情都令他着迷。在中国,林登还邂逅了爱情,遇到了美籍华人瑾妮——后来成为他的太太。
8月31日,林登的妻子瑾妮(右一)跟当地人学习白族话。(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后来回到美国,林登从事国际教育投资工作。在到过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后,他发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很多外国人只对中餐、武术、熊猫有印象,或者了解一点皮毛。”
“中国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对中国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希望能为中国做点什么。”林登说。离开中国愈久,一个想法在他心中愈发强烈:回中国去!
在云南大理喜洲停下脚步
2004年,林登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重返中国。
他们希望找一座中国传统的老宅子,修缮保护起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基地。怀着这个目标,一家人在中国游历了两年,从四川康定到浙江乌镇,从广东开平到甘肃夏河,最后在云南大理喜洲停下了脚步。
林登说,选择喜洲的原因有3个:一是这里有很有价值的老房子需要修复;二是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包容;三是当地政府对他们的设想予以支持。
喜洲古镇是一座千年白族古镇,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群。
白族“三滴水”门楼、“三坊一照壁”建筑形制,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如今走进喜林苑杨品相宅,可见恢宏气象依旧。但在林登接手时,它已经年久失修。与当地政府合作,林登花了两年时间将它精心修复。
8月28日,林登在喜洲古镇与游客合照。(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作为精品酒店,这座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宅院只有16间客房,更多空间被用作飞虎主题餐厅、咖啡厅、图书室、健身房等。林登解释:“我们想要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让客人在一起交流,而不是待在各自房间里。”
乡土文化体验活动是喜林苑的一个特色。带着客人逛喜洲古镇早市,学习制作喜洲粑粑,到苍山茶园和茶农一起采茶,或者亲手做一幅扎染作品……这些都是林登喜欢做的事情。
渐渐地,喜林苑声名远扬,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中国,我看到的是乐观和希望”
喜林苑与其说是酒店,更像是中外文化交流驿站。林登给它取的英文名叫Linden Centre(林登中心),而不是Linden Hotel(林登酒店)。
继杨品相宅之后,当地政府将喜洲古镇严宝成府、杨卓然院也交给林登修缮和运营。2021年,在100多公里外的剑川县沙溪古镇,林登投资新建的一座夯土建筑客栈开业。
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云南省剑川县沙溪古镇石龙村的喜林苑沙溪店(8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下图为喜林苑沙溪店所在的石龙村(8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把喜林苑做成连锁酒店不是我们的目的。”林登表示,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可以把喜林苑的房价提高,也可以增加客房,但他没有这样做。“我们的初心,就是搭建文化桥梁、促进中外交流,让更多外国人感受中国魅力。”
来自苏格兰的恩达一家三口,去年底来到喜林苑沙溪店度假。他们游览了沙溪古镇和石钟山石窟,观摩了剑川木雕技艺、白族戏曲和舞蹈。恩达说:“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38年来,林登目睹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他刚到中国时,吃饭还要凭粮票,每周只有3天晚上限时供应热水,从北京到昆明坐火车要近70个小时。如今,他所在的西南边疆的小镇覆盖了5G网络,从北京到昆明的高铁最快只要10小时多一点。他说:“在中国,我看到的是乐观和希望,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且努力奋斗。”
8月27日,林登向外国访客介绍大理当地文化。(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林登的太太喜欢称他为“鸡蛋先生”(外白内黄),他对此非常骄傲。“中国的文化精神融入了我的血脉,是中国滋养了我,成就了我。”他说,“我们会继续努力,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故事。”
(编辑 高霞)
- 热点
- 2022-09-30 18:06:08
- 热点
- 2022-09-30 18:01:27
- 热点
- 2022-09-30 18:01:04
- 热点
- 2022-09-30 18: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