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宁德10月2日电 题:西进入闽的台湾教授:每一名在大陆台胞,都是两岸双向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作者 吕巧琴 林榕生
“未来,我会继续留在宁德任教。”从台湾嘉义来到福建宁德已三年,黄士礼并未感到所谓的“不适应”。
2019年,在宁德师范学院引进台湾博士的惠台政策下,黄士礼进入宁德师范学院,任宁德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酒店管理系教授。
“登陆”任教前,黄士礼在台湾已从教30年。只要有机会,他就携家人到大陆游玩,去过北京、上海、厦门等许多地方。
“近年来,有亲属在浙江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因此,当黄士礼遇到宁德师范学院的这个机会,“就想到大陆发展”。
在宁德师范学院,黄士礼从事“菜单设计与规划”“西餐原理与实务”“食品雕刻艺术”“西点制作”“饮料管理与调酒”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让他备感欣慰的是,同学们对他开的课程颇感兴趣,课程互动良好。
“两岸本是一家人,两地生活、语言和饮食等都很相似,很亲切温馨。”在宁德任教和生活三年,黄士礼感叹道,这里交通越来越方便,学校环境也越来越优雅舒适,“未来会在教学之余游走各地,饱览大陆的大好河山”。
近年来,两岸在教育方面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大陆高校纷纷引进台湾教师。与台湾一水相连的宁德,加快推进同等待遇落地落实,吸引台胞来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两岸同宗同源。”2003年就从台湾到北京读中医的苏裕盛,2019年成为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的一名教授,“宁德市区高楼拔地而起,环境越来越好。”
“大陆教学相对循规蹈矩,重视熟读与精读校本教材;台湾则是多元学习,比较重视教师与学生互动。”苏裕盛引入台湾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与学生相处融洽。
黄士礼也坦言,大陆学生竞争对象多,课程安排充实,以达成学习目标;而台湾相较大陆生源少,教学方式偏向双向互动与动手实践。
教学中,苏裕盛不仅让学生上台表达,还利用布置团体论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献管理软件、查阅英文文献、撰写论文。
恰逢“十一”长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裕盛没有外出游玩的计划,而与在校学生一起探讨论文的写作方向以及未来他们考研的注意事项。
“自己和学生合作的论文,会经常向台湾高校学报投稿并刊登,这也是两岸学术融合的一个体现。”苏裕盛建议,两岸教师通过相关协会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互动、加深情谊,推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
在黄士礼看来,每一名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都是两岸双向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感谢大陆给我们一个舞台,一个体现自我的机会;感谢大陆的惠台政策,为我们在大陆工作安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谈及未来,苏裕盛与黄士礼一样,“还是会留在宁德”。(完)
- 热点
- 2022-10-03 10:59:02
- 热点
- 2022-10-03 10:58:19
- 热点
- 2022-10-03 10:57:45
- 热点
- 2022-10-03 10: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