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江河奔腾看中国》,记录江河奔腾向前的时代大潮中,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江畔翻金浪,风吹稻花香
九月末,松花江农场,已随处可见翻滚的稻田金浪。农场地处哈尔滨市依兰县境内、松花江北岸,这里正孕育着中国最优质的稻米。每年收稻前的这段日子,正是松花江农场二作业区职工邢玉文心里最舒坦的时候。
邢玉文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地里已经没有活儿了,但作为农民,很喜欢这个时间到地里看一看,因为稻谷的金色很‘诱惑’农民的心。看到粮食丰收在望,今年没有倒伏,心里特别舒畅。今年是丰收年!”
每年收稻前的日子,邢玉文常会来稻田里看看(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此时的稻田已经开启排水晒田阶段一个多月,金黄的稻穗下不见养稻的水,只剩下肥沃的黑土。而邢玉文知道,从小满时节插秧,到处暑时节排田,不间断地灌溉,陪伴着每一株稻穗生长了“大半生”的松花江水,早已和每一颗饱满的稻粒深深融为一体。
邢玉文亲手种下的这片200多亩的稻田旁,松花江支流——小古洞河簌簌流淌;一处水利闸门,把清凉的河水引入水田专用灌渠。
松花江支流——小古洞河(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清凉的小古洞河水通过这处闸门进入水田专用灌渠(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作业区里这一湾浅浅的小古洞河,穿过松花江农场片片农田,最终汇入家门前奔腾的松花江,这是61岁的邢玉文每天生活和劳作中都能看到的场景,也是他作为“垦二代”人独特的童年记忆。
邢玉文说:“1959年建农业机械部的时候我父母就在这儿,他们也算是农场的第一代开垦人。我们从记事开始就是自己玩,自家兄弟姐妹多,大的看小的、小的拉大的,就是这么过来的。等到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在母亲河畔上割柳条回来烧火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米
夏天在松花江里冲凉、嬉闹,冬天在松花江畔滑爬犁、乘雪橇、打冰尜……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一条江为农垦的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更带来无可替代的归属感。
邢玉文说:“到我这一代,一直没走出这条江河和这座大山,眼前的母亲河养育着我们这几代人。我成年以后参加工作种地,这条江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它灌溉的水稻、生长出的米质是无可替代的。原来我们住平房,一栋房住六家,一家焖米饭,一栋房都知道,它的香味是独特的;焖完饭以后,凉了也不‘回生’,晶莹剔透,不往一块儿坨。口感好跟品种有一定关系,跟水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好的水灌溉出来的必定是好的米。”
邢玉文亲手种下的稻花香12号稻穗饱满(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邢玉文始终相信,稻谷的优质与美味源自松花江水的馈赠。在松花江的滋养下,沿岸不只有沃野千里、水草丰茂,更有鱼虾肥美、万物生长。
邢玉文说:“因为我们用的是自流灌溉,往田里一放水,鱼就跟过来了,青蛙、各种鱼类都有。到五月底,野鸭子、鸳鸯就到河流里,地里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尤其是鸳鸯,长得特别好看。水质好,这些动物才能生存。我们在那儿干活的时候,渴了就到河里喝水。因为我们的水没有污染,在嘴里咂摸着品一品,有一种甘甜的滋味。当初有水厂要来开发,但没同意,因为开发了以后,对我们的农业、对大自然都有直接影响。”
农户在松花江畔散养的鸭子靠捕食江里的野生鱼虾生长(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护好这片土地,用“活”这条江河
邢玉文常和女儿说,自己这代人是为了生存才依赖这片土地、这条江河,他也曾无比希望“垦三代”的女儿能走出农场,到外边的世界看一看。
邢玉文说:“你还依赖、还眷恋,你又让你的子女走出去,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这不矛盾。如果她真能走出大山,把外边那些好东西再带回来,让咱们这个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我们心里岂不是更高兴?”
邢玉文的女儿邢诚没辜负父亲的期待,在外读书毕业后,她回到农场,随父亲在农业生产一线当了几年农民,后来成为农场综合管理部的科员,一到秋收季,邢诚经常比干体力活的父亲更忙。农场的这一头,邢诚盯着玉米订单装车;另一头,作为农场第四作业区副主任的女婿巩汝喜,正在秋收一线指导农户掰下饱满结实的玉米棒。
巩汝喜:今年算丰收了,玉米个头都挺大。
记者:很嫩啊!
巩汝喜:拿回去用蒸汽一烀,正是好的时候,太老了就不好吃了。
记者:这些玉米最终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呢?
巩汝喜:塑封好了,独立包装,全都进大型超市。
巩汝喜和农户在地里收玉米(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松花江农场种植的玉米颗粒饱满、口感甜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采摘好的玉米在农场整车装运、送往加工厂(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作为“垦三代”的邢诚和巩汝喜,比父辈更深刻地认识到一条江河对沿江局部气候和农业生产的裨益,也更清晰地意识到如何借助这一湾清水加速产业升级。邢玉文的稻田里,除了稻花香12号,近三年还新尝试种植了一种仅有普通稻粒三分之一大小的“胚芽米”——在市场上,这种高端产品又被命名为“婴儿米”,对绿色、有机的要求更高。
邢玉文的稻田里,左侧种植“胚芽米”,右侧种植稻花香12号(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巩汝喜介绍:“现在大家还是注重健康,我们种绿色食品,因为水好,不用上农药、化肥,往外打开市场,反馈回来的都挺好。有很多农户会种一部分绿色、有机食品,第一年种得少点,卖得好了,第二年起就逐步加大面积了。”
“胚芽米”(左)和稻花香12号(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四代农垦人,一心守家园
从“垦一代”“垦二代”时期农耕的人拉肩扛,到“垦三代”时期大规模的机械化、无人化作业,快退休时,邢玉文也赶上了“种地连锄头、镰刀都用不上”的好时候。他感叹如今农业生产的巨大变革,又觉得有关江河的记忆仿佛一切都没变——河水还是那么清澈,只是水利设施比以前更牢固、更耐用;女儿女婿守在自己身边,守着这片绿水青山间的黑土地,守着这片江河滋养的美丽家园。
邢诚说:“北大荒,中国的大粮仓。爷爷和父亲这辈用一镐一锄头开垦出这片土地,‘垦三代’‘垦四代’应该珍惜,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这些作物喝着松花江的水,我也喝着松花江的水,就像鱼离不开水、水离不开鱼一样,松花江人肯定是离不开松花江的滋养。”
松花江畔(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摄)
又是一个丰收年。10月5日,松花江农场开启稻谷首日收割。
收稻首日,松花江农场的稻田里一派火热景象(受访者供图)
在地里忙活了一天的邢玉文回到家,楼道里飘来的依然是熟悉的米饭醇香。
三代农垦人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小外孙女刚刚4岁,她和哥哥还没跟姥爷学会到田间地头插秧、收割,但他们已然算得清楚,再过些时日,封冻的松花江将寒冷刺骨,姥爷又会带着他们到江边拉爬犁了,而来年江面破冰后,一株秧苗又会开启整个春天。
策划丨刘黎
记者丨总台记者韩雪莹 冯志远
- 热点
- 2022-10-07 12:51:37
- 热点
- 2022-10-07 12:50:28
- 热点
- 2022-10-07 12:49:43
- 热点
- 2022-10-07 1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