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配件班组职工正在检查燃油泵电机。 孙义元 摄
中新网西宁10月31日电(祁增蓓 赵风斌 孙义元) “这是我们车间自主探索发明的一款制氧机试验台,列车上的制氧机出现故障,在试验台上即可完成检修,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31日,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检修车间内,内燃机车钳工、高级技师宋继伟一边调试车间自制的制氧机试验台,一边介绍。
2006年实现了全线通车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线路有965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为5072米,而高原缺氧问题是修建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之一。
图为探伤组职工对机车轮对进行超声波探伤。 孙义元 摄
缺氧和低气压,会使人的肌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适应性或代偿性变化,对人的身心健康、劳动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列车旅客及乘务员生命健康安全,进藏列车上都加装了制氧机,通过制氧系统导流,及时将浓度高、新鲜的氧气供给列车上的人,确保机班能够安全驾驶。
特别是当制氧机故障时,司机室内就没有了足够的氧气,就会直接影响机车乘务员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行车安全。“以前制氧机故障时,我们只能送厂家进行检修,耗时长,最短需要1个月时间,现在研制了制氧机试验台,只要发现问题,就可以针对性检测出故障所在部位,第一时间自主检修,只需要3天。”宋继伟说。
在检修车间物料库里,有一排专设的置物架,上面摆放着已检修好可重复使用的各种零部件,机车修程结束后,检修车间配件班组职工将机车上拆卸下来的大小配件统一回收,经清洗分离,维修好的配件全部上架,等待循环使用。
图为宋继伟正在检测试验制氧机试验台工作状态。 孙义元 摄
2022年,格尔木机务段全面推行自主维修、循环使用、机车交路科学调配和罐底扫残措施,修订完善了机车检修工艺范围流程,大力推广自主维修,根据生产实际和日常动态监测结果,将部分辅助部件调整为状态更换、循环使用;科学调配,减少机车中途经停时间和车站、库内空载等待时间;还对接卸的1162个柴油罐车进行了罐底扫残。
图为配件班组职工正在检查机车零部件。 孙义元 摄
截至10月底,格尔木机务段在电力机车微油过滤器滤芯、内燃机车制氧机氧浓度传感器、中冷器、散热单节及柴油机各传感器等部件的自主维修、循环使用上节约检修成本42.5万余元,在“低烧”燃油方面节约成本2474.2万元,通过罐底扫残,节约燃油支出30.62万元。(完)
(编辑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