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收农忙时节,常州市金坛区各地抢抓晴好天气,确保颗粒归仓。同时,金坛区还立足传统产业,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探索新路子。
金秋好“丰”景 农人收割忙
稻谷丰熟,稻香弥漫。在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成片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在微风吹拂下涌起层层金色稻浪。10月15号以来,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开足马力快速作业,切割、脱粒、运输等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金坛区种植水稻超19万亩,占常州全市种植面积近四分之一。其中,黄金村种植水稻3800多亩,包含绿色和生态水稻2800亩,有机水稻1000亩。仅仅这1000亩有机水稻,每季就可以收获60多万斤稻谷,按每斤稻米22元的价格计算,产值超千万元。“虽然今年天气高温少雨,但是我们平原地区能够保证灌水,所以晚稻产量水平没有下降,稻谷籽粒饱满,丰收在望。”黄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严清华表示。
提升土地附加值 为农民增收
在金坛,每到收获时节,瓜果蔬菜采摘、稻麦收割等,都会成为吸引人们参与体验的农耕文化项目。许多地方还顺势推出采摘节、稻田艺术节等旅游节庆活动。
10月30日下午,“筑艺·稻田艺术节”在黄金村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拉开帷幕,30余组常州家庭受邀参加。在稻田围绕的舞台上,现场观众和专业歌手一起开启沉浸式音乐体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组组家庭还通过品尝美食、手工割稻、扎稻草人、写生作画等方式,感受秋收的美好与欢乐。“因为一直生活在城市,走进农村的机会蛮少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经常带孩子走进这样的生活。”游客王彩霞说。
乡村有了好生态,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就都成了聚宝盆。近年来,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开发的稻米深加工系列产品,延长了稻米产业链;稻米观光园则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开设劳动实践基地,实际上通过旅游资源的服务来增加土地上面的收入,提升附加值。人气来了,我们的产品销售出去了,集体收入相应增加。”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娟表示。
推进农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金坛区正在致力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将农耕旅游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积极探索全域农旅融合新格局。
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精品民宿、露营、徒步等众多新业态开始主动与乡村旅游握手,推动乡村旅游向着高品质发展。在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挑扁担、推独轮车运粮、圈套大鹅等融合农事体验与农耕文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
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重点整合上阮特色农业、原生乡村等资源,推进“上阮十八里”乡野变幻风景线建设,同步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如今,上阮村已经形成一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丘陵、田园、水库、林果、乡村聚落等融为一体,形成“岭涧纵贯、林田相间、美丽原乡”的美好乡村景观。这些农旅融合新模式,不仅是游客热捧的休闲方式,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