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奋斗者 正青春·解困惑·促扎根】至诚于农,耕道为民





揭若逸在工作中。楼惟彦摄/光明图片



【奋斗者 正青春·解困惑·促扎根】 

■讲述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 揭若逸

今年7月,我从浙江农林大学农学专业毕业,进入义乌市佛堂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成为一名和黄土地相伴的农技人员。

因“小商品之都”闻名的义乌,有着“七山二水一分田”。农业从业者在全市占比虽小,数量却不少;他们肩负的农事活动繁重,一年四季“才了蚕桑又插田”,一日不得闲。

作为一名农技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下达政策、上传民情。从早晚稻种植申报、农业标准地申报、农机申报、耕地补贴申报,到农民培训、旱地改水田、土地流转、低收入农户保障……需要完成的工作真是数不过来,刚一上岗,我就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每天结束工作后一身疲惫,但内心充实快乐。

入职仅一个星期,读大学时的伙伴见到我,就拍着我的肩膀哈哈大笑:“若逸,你咋黑得这么快呀?”我坦然一笑。天天在田间地头忙碌、顶着大太阳走乡串户,我早就接受了晒得黝黑的现实:身边的村民、同事,不也都是这样的“标准色”嘛!

虽然带着大学的知识储备和为农奉献的一腔热情,但刚开始投身农业生产一线,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一次农业项目对接会上,讨论四季轮作相关作物时,一个同事考我:

“小揭,紫云英应该什么时候种植?”

“冬季!”我答。

“具体月份呢?”同事追问。

我愣住了。几月?脑子里空茫茫一片。

是啊,农事生产不是纸上谈兵,要实实在在和土地打交道、指导村民劳作,怎么能不知道作物的具体种植时间呢?我的脸上顿时火辣辣的,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知识的盲区,远不止于此。

就在前两天,办公室陈主任带我去村里的“旱改水”区块检查。改成水田的旱地,本就不够肥沃,再加上今年夏季连续高温,稻田里长了不少杂草,有的都和稻苗一般高了。

这些杂草都是什么品种,除草要注意什么?我在脑中飞快搜索着,也没有答案。陈主任似乎看出我的困惑,跨步走到田间,弯下腰,指着一株株植物,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性状,还提示我:“这个藤蔓状杂草很难根除,别看现在个头小,却长得很快哩!得尽快想想办法……这个是禾本的,扎根深,难拔得很……”我在一旁跟着看着,频频点头记下。

我想,农业工作之于我,是大自然和农户出的考卷。如果说,一块农田就是一道信息分析题,我的卷面上还留着大片空白。虽然大学四年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但把它们应用于纷繁复杂的实际中,还需要花很大气力。怎么跨越理论和应用之间的鸿沟,把答案写在真实的土地上?这是我现在急于求解的问题。

我深知,工作中的桩桩小事,都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至诚于农,耕道为民。我会在现实的考验中锻炼自己,早日成为接地气、干实事的农户贴心人。

(本报记者 陈鹏采访整理)

■对话

揭若逸:

在光明日报的报道里,我看到很多投身农业一线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农村干事创业、广交朋友,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中。我想向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请教:该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到的知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

小揭同学,你好!你的故事,让我为农学专业毕业生深感骄傲。

我也是农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作物栽培学培养的第一个博士。后来,我走上了社会科学研究道路,研究方向是扶贫、乡村建设等领域,需要扎根基层、深入实践。于是,我常年在基层一线、乡村田园考察调研,尤其是在云南勐腊河边村进行了连续七年的扶贫实践。这段经历极其宝贵,帮助乡亲们改变了生活状况,更让我自己收获巨大。我常说,我是河边村的学生,是火热的生产实践教育了我、改变了我。

你的感觉是对的,理论知识必须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毕竟,书本上的知识有限,实践中的知识才是无限的。有农学专业基础是个很大的优势,可以把先进的理念方法带给农民。但课堂学习只是基础和开始,乡村广阔天地中的实践和磨砺,是更宝贵的财富。实际上,把村庄研究透彻很难,改变村庄则更难。你身在乡村,要注意每天都向村民留心学习,多跑田间地头,多请教前辈、农民,尽快打通“知”与“行”之间的隔阂。

正因为有无数个你这样的工作者,农民才有信心,农村才有活力,乡村振兴才前景可期。希望你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丰富自己,为乡村探索更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陈鹏采访整理)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