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双千计划”:“苏”写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新篇章

围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彰显公共文化服务“江苏特色”,近日,江苏省文旅厅“创新实施‘双千计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荣获2022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一处公共文化空间,映照城乡创意之美;一支群众文化团队,激发基层创新之力。“十四五”期间,江苏拟累计安排省级补助资金2.5亿元,将培育1000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打造1000个城乡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双千计划”实施两年,我们看到了聚力文化惠民,深化文旅融合的新篇章正在“苏”写。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每一寸空间诗意生长,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漫享一场文化“有氧呼吸”,如何体现“诗和远方”互融互通?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鼓励打造融合阅读分享、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演艺表演、研学体验、文创展示、轻食餐饮等新型文化业态;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文旅街区等区域打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公共文化空间,需要有味道的城市表达,也呼唤更为诗意的栖居设计。而细品“最美”,不仅是“轮廓”和“颜值”,更是一卷“气质”与丰厚“内涵”。

扬州古巷道,风雅百世存。剪刀巷29号曾是广陵琴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的故居,先生故去后,清幽琴声却并未消失。扬州人王京买下这座旧宅,翻修一新,将60多平米的空间连同周边近 300 平方的民居一起打造,取名“左琴右书”文化空间,挖掘、传承“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传统文化。“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在这片空间里,每一隅都禅意十足,人们煮茶弹琴,谈笑有鸿儒。

一座城市的美学记忆在这里被放大和延展。公共文化空间有的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有的把历史风貌和现代气息巧妙相融,有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文创图书馆、苏州市吴江区研山美术馆、泰州市海陵区吴同甲故居纪念馆……在细微处丰富着城市文化生态,令人耳目一新;将目光投向扬州市图书馆三湾城市书房、徐州市国潮汉风馆、南京市栖霞区栖阅时光·城市书房……以风格迥异的巧思装点着城市的公共空间。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文化,也是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能满足对文化资源、氛围以及对美的需求,在知识中浸染,同时获得沉静的力量。”在常州市图书馆馆长钱竑看来,14家入选“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秋白书苑“各美其美”。秋白书苑遥观光大环境馆坐落于企业的开放厂界中,可“仰望星空”,可低头凝思;吴侬软语,巷陌醉音,作为常州市图书馆直属分馆的周有光图书馆将运河文化、名士文化、江南文化融为一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院落里“长”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胡同中勃发文化之美,更具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将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精神地标、推广艺术普及的美育基地、提升品质生活的社交平台和促进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家园。

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每一支团队精品创作,助力基层群众文化蓬勃繁荣

急管繁弦、丝竹之音。2022年11月24日下午,苏州吴江八坼中学礼堂里一场民乐演出令人沉醉其中。吴江区荣悦韵民乐团以传统民族音乐为素材,曲目多由中国当代优秀作曲家创作编配,呈现出了一台清新雅致而又内涵深厚的音乐会。古韵润心田,据该乐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开展《民乐进校园》音乐会巡演9场,文化配送《民乐讲座》20场,文艺轻骑兵活动“文化进校园,传承看少年(民乐导赏)”20场,“让优秀民间音乐走入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大众,奏响时代强音”。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优质的公共文化可以为群众精神生活带来无限可能。而来自群众的文艺创作总是朴素而动人的。

海安市尚法文化剧社就是这样一支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我们团队现有四名创作人员,相声、小品、快板、编舞,各有擅长。成立近十年,创作了100多个节目,颂党、法治、反腐倡谦、移风易俗、宣传民法典和乡村振兴促进法、抗击疫情和倡导公筷公勺用餐等,主题丰富而且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海安市尚法文化剧社负责人江道义表示,走乡串村,服务基层,他们将始终坚持文艺服务大方向,紧密配合政府中心工作。

南京六合茉莉花艺术团、常州市玉海戏曲艺术团、无锡市红霞锡剧团、镇江梦溪琴社……擦亮群众文化品牌,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培育一批常年活跃于基层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引导带动社会力量,集思广益进行文化精品创作。

与骆马湖旅游文化公司深度合作,新沂市一惟舞蹈艺术团在去年3月创作编排了18个具有窑湾特色的原创舞蹈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结合水上实景演出,从古镇的源启重现窑湾繁华盛景,将运河的往昔和新沂的风土人情交互呈现,打造专属窑湾古镇的品牌IP。“导游、检票员、保安、司机……实景演出参演的演员全部都是景区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从观众转变为演员,走上舞台成为主角,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极大提升了文化自信。”该艺术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江苏这方水韵氤氲的文化热土上,活跃着千千万万支来自人民、扎根基层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他们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繁荣文化中当主角、唱大戏。他们是“百姓大舞台”上最闪亮的“民星”。

“双千计划”

打造千支“不走的文化队伍”、千个“共享的文化驿站”

近两年,江苏已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团队406支、扶持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406个。“双千计划”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活力,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形成了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和居民游客“共享的文化驿站”。

据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千计划”相继列入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江苏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而各地因地制宜,丰富和细化“双千计划”:从苏州“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打造计划,无锡“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打造计划,再到南通、连云港开展市级相关评选活动,从徐州、泰州、扬州、盐城等地结合空间打造工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南京、淮安对省级培育团队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再到镇江实施“文艺播种计划”,宿迁开展专业文化人才与业余文艺团队结对共建,巧思涌现、精彩纷呈。

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高邮汪曾祺书房、徐州马庄文化礼堂、常州秋白书苑等已成为网红打卡点。两年来,全省有690个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入驻江苏公共文化云,累计发布活动3.3万余场次,活动预约总人数超33.5万人,线上服务人次超490万,尽可能满足基层群众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如何注重创新模式,打造“秀外慧中”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双千计划”建设模式“新”,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错位发展,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共建共享;空间营造“美”,重视空间设计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突出空间形象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强调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内容供给丰富多元、业态设置特色新颖;服务效能“优”,广泛应用前沿智能科技、数字多媒体、场景式导入、沉浸式体验、“点单”式服务等新技术、新手段,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

群众文化团队欣欣向荣。两年来,全省共培训团队业务骨干1.3万余人,优秀团队自行组织或参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2.1万余场、观演人数超1090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教培活动,采取集中教学和观摩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群众文化团队负责人培训班,提升群众文化团队运营管理能力;实行“面对面”结对辅导,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辅导培育团队,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团队“送、种、育”质效;组织优秀成果推介活动,建立健全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增强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内生动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产生的蝴蝶效应不断扩大,充分展现了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的带动性和示范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