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州区坚持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统筹绿色发展、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生态竞争优势。如今,海州以绿色彰显城市风采,用鲜花装扮美丽城区,在城中匠心雕琢园林园艺,在城郊打造烂漫花海,造就了一幅幅诗意景观图,在生态底色上成就文旅之美。
生态修复 呵护“只此青绿”
进入初夏,海州区的乡村旅游备受关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位于锦屏镇东侧的刘志洲山体育公园,今年4月底,全新的露营基地建成投用,超大的滨湖田野帐篷,形态各异的三角帐篷、金字塔帐篷、星空帐篷,组合成田野里的帐篷宾馆。而在过去,这里曾是连云港市的工业重镇,被业界誉为“中国化学矿山摇篮”的锦屏磷矿就坐落其间,而与此毗邻的磷矿采空区刘志洲山更是“伤痕累累”。转机发生在2018年,海州区委区政府作出坚决制止开采、收回采石宕口的决定,使刘志洲山现存山体得到了最大限度保护。随后,依靠山水骨架调结构育业态重塑“绿色经济”,昔日废弃采石场蝶变为植被茂密、山清水秀的生态健身体育公园。
“每次回来看父母都要顺便来月牙岛瞧一瞧,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儿或迎风翱翔,或觅食嬉戏。”在月牙岛观鸟驿站,从南京回来探亲的孙悦感慨万分。昔日的粉煤灰堆场整治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月牙岛景点,吸引了黑水鸡、斑嘴鸭、大白鹭、红嘴鸥等129种鸟类栖息停留,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我相信,海州优美的环境能够切实体现绿水青山的全域旅游优势。”孙悦说。
这正是海州区激活全区生态产品价值的生动写照。为了守住城市生态环境的绿意,海州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蓝天常在、碧水常清、净土常存”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西盐河、刘志洲山、月牙岛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短板变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新景点,吸引了上百万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厚植底色 描绘“生态项链”
近日,海州区道路两旁、公园游园、小区围栏等地的鲜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赏花。
据了解,海州区坚持打造优美花园城市,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旨在让市民生活在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中。葱茏的树木、盛放的鲜花、精致的道路、休憩的廊架……在海州区一处“口袋公园”里,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呼雀跃,老人们围坐一起、互道家常,呈现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城市“颜值”飙升,市民、游客看得到的是美景,体现出的是海州在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上付出的绣花功夫。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城区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42%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24平方米。建成福隅园、龙尾拾光、星化社区等50个“口袋公园”,打造花园式街巷绿化120余处。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城市景观,夯实了海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绿色发展 “绣”出诗画山水
古典静谧的小院落、绿意盎然的盆景苗木、几张木桌竹椅、一壶热气腾腾的云雾茶、一碟瓜果点心,在位于花果山街道前云村的民宿里,投资者周久荏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感受乡村慢生活的美好。
游人多了,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能承受吗?“原有的污水处理网无法承载现在的旅游负荷。”前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武啸天介绍,在花果山街道的支持下,前云村开始了环湖路沿线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为提升排污管的容纳能力,工作人员实地勘测排污管线的走向,最大程度减少动工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同时,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前云村也对水网进行了改造,确保饮水更安全、更稳定。
硬件升级了,软件也不落后。“我们对村域沟渠、河流进行定期清理,并且在村规民约中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环保设施。”武啸天说,村民们主动捡拾垃圾、劝导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开展人居环境评比,还组成了志愿者队伍,维护村里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海州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工程,积极打造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精品村项目。该区以屋面整治、景观打造、产业发展、产业展示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突出人居环境与产业、乡村文化相结合,让美好的生态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
美丽的海州正以独特的“生态+文旅”发展模式,展示着绿色新形象。“激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富民,海州区创新推出多条转型升级的路径,逐步实现了从生态覆盖到生活富裕的转变。”海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的文化供给、精神滋养,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体验。(王雅萱 寇玲 孙宇洁)